基于梁轨共同作用的高速铁路桥梁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的静动力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梁轨相互作用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18-29页 |
·地震作用下梁轨相互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无缝线路纵向阻力模型 | 第19-24页 |
·常量纵向阻力模型 | 第19页 |
·线性纵向阻力模型 | 第19-20页 |
·曲线纵向阻力模型 | 第20-21页 |
·理想弹塑性纵向阻力模型 | 第21-22页 |
·本文采用的纵向阻力模型及其滞回特性 | 第22-24页 |
·梁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解析法分析梁轨相互作用 | 第24-25页 |
·有限元法分析梁轨相互作用 | 第25-27页 |
·有限元法分析梁轨相互作用的算例验证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9-42页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钢轨计算参数 | 第29-30页 |
·桥梁上部结构计算参数 | 第30-32页 |
·桥梁墩台计算参数 | 第32-41页 |
·桥梁墩台结构参数 | 第32页 |
·桥墩塑性铰特性 | 第32-37页 |
·桩土共同作用的考虑 | 第37-39页 |
·等效弹簧法模拟桩土共同作用的算例验证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梁轨相互作用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42-63页 |
·引言 | 第42页 |
·计算参数 | 第42-43页 |
·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地震波选取 | 第4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62页 |
·结构自振特性 | 第43-45页 |
·地震下结构响应 | 第45-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梁轨耦合系统的影响参数分析 | 第63-106页 |
·引言 | 第63页 |
·计算参数 | 第63-64页 |
·基本计算模型 | 第63页 |
·地震波选取 | 第63-64页 |
·基本模型计算结果 | 第64-75页 |
·结构位移响应 | 第64-71页 |
·结构内力响应 | 第71-75页 |
·小结 | 第75页 |
·线路纵向阻力的影响 | 第75-81页 |
·线路纵向阻力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第76-77页 |
·线路纵向阻力对钢轨内力的影响 | 第77-78页 |
·线路纵向阻力对桥墩延性的影响 | 第78-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桥墩刚度的影响 | 第81-85页 |
·桥墩刚度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第81-83页 |
·桥墩刚度对钢轨内力的影响 | 第83-84页 |
·桥墩刚度对桥墩延性的影响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页 |
·桩基刚度的影响 | 第85-90页 |
·桩基刚度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第86-88页 |
·桩基刚度对钢轨内力的影响 | 第88页 |
·桩基刚度对桥墩延性的影响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页 |
·桥梁跨数的影响 | 第90-106页 |
·桥梁跨数增加后结构地震响应规律 | 第91-100页 |
·桥梁跨数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桥梁跨数对钢轨内力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桥梁跨数对桥墩延性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17页 |
1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17页 |
2 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