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无线传感网不同拓扑结构的时间同步算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图表目录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时间同步概述第14-3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第14-15页
     ·网络结构第14-15页
     ·节点组成第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第15-18页
     ·传感器节点的特点第15-1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6-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基本原理第18-21页
     ·节点时钟模型第18-20页
     ·同步消息在传输中的延迟分解第20-2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设计要求第21-2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第22-30页
     ·基于接收者-接收者的时间同步机制第22-24页
     ·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双向时间同步机制第24-28页
     ·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单向时间同步机制第28-30页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的分析和比较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生成树的能量高效无线传感网时间同步算法第32-46页
   ·TETS 算法描述第32-35页
     ·TETS 算法的网络模型第32-33页
     ·算法基本思想第33-35页
   ·算法的实现过程第35-41页
     ·树型拓扑结构的建立第35-37页
     ·同步阶段第37-41页
   ·算法分析第41-42页
   ·仿真实验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基于分簇的能量高效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第46-59页
   ·CETS 算法描述第46-48页
     ·算法网络模型第47页
     ·算法的基本思想第47-48页
   ·簇的形成第48-49页
   ·CETS 算法实现过程第49-54页
     ·簇间同步阶段第49-51页
     ·簇内同步阶段第51-53页
     ·簇内节点逻辑时钟第53-54页
   ·算法分析第54-55页
   ·仿真实验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决策层数据融合的研究
下一篇:无线传感网中基于概率衰减模型的节点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