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微槽道两相流传热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微细通道换热特性第11-13页
     ·纳米流体传热第13-15页
     ·EHD 强化传热第15-17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微细通道两相流传热实验第19-30页
   ·实验平台第19-20页
   ·实验设备第20-26页
     ·实验段第20-22页
     ·温度传感器及变送器第22-23页
     ·压力及流量测量设备第23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23-24页
     ·其他相关设备第24-26页
   ·纳米流体的制备第26-27页
   ·实验过程与方法第27-29页
     ·实验准备工作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实验注意事项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微槽道两相流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0-43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30-32页
   ·实验段沸腾起始点(ONB)第32-33页
   ·传热系数的实验结果分析第33-41页
     ·质量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第34-36页
     ·热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第36-40页
     ·槽道尺寸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EHD 沸腾换热实验结果分析第43-56页
   ·EHD 强化沸腾传热机理第43-48页
     ·外加电场对汽泡的影响[48]第44页
     ·外加电场对气液界面的作用第44-46页
     ·EHD 强化传热基本方程第46页
     ·电场模型第46-4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8-54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外加电场下传热系数分析第48-50页
     ·以纳米流体为工质外加电场下传热系数分析第50-52页
     ·两种工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对比第52-54页
   ·实验传递误差分析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微槽道流动沸腾的可视化研究第56-65页
   ·高速摄影可视化实验系统第56-59页
   ·汽泡生长过程第59-61页
   ·微槽道内流动沸腾的流型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研究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件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隐喻视角下莎剧中的性语言及其翻译
下一篇:英语教师、日语教师与非外语教师课堂交际权力距离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