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现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内涵、外延和意义 | 第15-21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内涵与外延 | 第15-18页 |
一、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外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 第18-21页 |
一、提升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8-19页 |
二、提升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 | 第19页 |
三、提升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 第21-34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探索 | 第21-27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思想 | 第22-24页 |
三、毛泽东、邓小平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理论的发展 | 第24-26页 |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理论的完善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实践历程与经验教训 | 第27-34页 |
一、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实践历程 | 第27-30页 |
二、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经验教训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制约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问题分析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党的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缺乏有效性 | 第34-36页 |
一、理论研究重基础性理论、轻应用性理论 | 第34-35页 |
二、理论成果与具体实践之间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党内制度的内容设计和运行机制缺乏实效性 | 第36-38页 |
一、党内制度的内容设计重实体、轻程序 | 第36-37页 |
二、制度的运行机制缺乏对各项制度的有效整合与协调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党建工作方法和先进性教育方式缺乏时效性 | 第38-41页 |
一、党建工作方法重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轻现代社会科学方法 | 第39-40页 |
二、先进性教育方式重基本理论的灌输、轻实际问题的解决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培育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条件和空间 | 第41-45页 |
一、正确认识党员的双重属性及其衍生的内在张力 | 第41-43页 |
二、整合和重塑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 | 第43-44页 |
三、进一步夯实功能建党的理论基石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增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创新能力 | 第45-48页 |
一、提升党组织的理论和政策创新能力 | 第46-47页 |
二、加强党员的实践创新能力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构建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制度体系 | 第48-52页 |
一、科学决策制度:增强中国共产党组织先进性 | 第48-50页 |
二、创新激励制度:开发中国共产党党员先进性 | 第50-51页 |
三、监督制约制度:提升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先进性 | 第51-52页 |
第四节 丰富完善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工作方法 | 第52-57页 |
一、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 | 第53-54页 |
二、正确借鉴外国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 | 第54-55页 |
三、吸收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分析工具与手段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