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境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一、境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境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高等学校干部选拔任用的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5-26页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分析 | 第16-22页 |
一、行政领导学理论 | 第16-19页 |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第19-20页 |
三、领导力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高等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特点和程序 | 第22-26页 |
一、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22页 |
二、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 | 第22-24页 |
三、高等学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的特点 | 第24-25页 |
四、高等学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的一般程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高校干部选拔任用的实践和探索 | 第26-32页 |
第一节 松江大学园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提名、考察机制的实践 | 第26-29页 |
一、提名机制的实践 | 第26-27页 |
二、考察机制的实践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松江大学园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用机制的实践 | 第29-31页 |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任用工作流程 | 第29页 |
二、不断创新干部决策制度 | 第29-30页 |
三、坚持审核把关,避免明显的用人失误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松江大学园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监督机制的实践 | 第31-32页 |
一、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方式 | 第31页 |
二、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透明度 | 第31页 |
三、强化群众监督的力度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2-37页 |
第一节 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提名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一、领导选领导的现象 | 第32-33页 |
二、民主推荐提名的结果透明度薄弱与结果使用随意性大 | 第33页 |
第二节 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考察环节主要出现的问题 | 第33-34页 |
一、考察工作的透明度不够 | 第33页 |
二、考察力度不够,考察工作的群众参与面较窄 | 第33-34页 |
第三节 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监督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一、选拔任用的具体标准不够明确,监督的内容难把握 | 第34页 |
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责任界定难,失误追究更难 | 第34-35页 |
第四节 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 第35-37页 |
一、对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够 | 第35页 |
二、提名阶段的双轨制运作不够明确 | 第35-36页 |
三、考察主体力量弱化和考察预告非制度化 | 第36页 |
四、监督信息渠道不畅和标准、责任不够规范 | 第36-37页 |
五、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 第37页 |
第五章 完善上海市高等院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营造民主氛围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在完善高校选拔任用干部的提名机制方面的对策 | 第38-40页 |
一、改进提名机制的运行程序,推行提名责任制 | 第38-39页 |
二、规范民主推荐提名,细化操作办法 | 第39页 |
三、积极创新,逐步推行公推公选方式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在完善高校选拔任用干部的考察机制方面的对策 | 第40-41页 |
一、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透明度 | 第40页 |
二、拓宽考察范围,建立多种考察方式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在完善高校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机制方面的对策 | 第41-43页 |
一、加强提名环节的监督,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 第41-42页 |
二、重视考察环节的监督,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 第42-43页 |
第五节 贯彻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