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智能机器人论文

基于多机器人协作的未知环境下路径探索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9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自主导航综述第16-26页
     ·导航的概念第16页
     ·导航的分类第16-17页
     ·已知环境下的自主导航技术第17-22页
     ·未知环境下的自主导航技术第22-26页
   ·地图创建第26-33页
     ·几种常用的环境表示方法第26-28页
     ·快速同时定位与地图生成方法(fastSLAM)第28-30页
     ·基于视觉的同时定位与地图生成(vSLAM)第30-32页
     ·基于拓扑地图的同时定位与地图生成第32-33页
   ·基于多机器人协作的路径探索综述第33-37页
     ·协作探索的定义第33-34页
     ·协作探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4-35页
     ·协作探索中的关键问题第35-3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7-39页
第2章 基于速度空间寻优的局部避障方法第39-59页
   ·引言第39-41页
   ·速度空间寻优方法第41-44页
     ·曲率-速率法第41-42页
     ·巷道-曲率法第42-43页
     ·扇区-曲率法第43-44页
   ·从笛卡尔空间到构型空间的转换第44-47页
   ·基于扇区分类的 BCM 改进第47-50页
     ·扇区的形成与分类第47-48页
     ·最优扇区的选择第48-50页
   ·碰撞检测方法第50-55页
     ·碰撞预测模型第50-51页
     ·扩展卡尔曼滤波与速度估计第51-53页
     ·轨迹预测和碰撞检测方法第53-55页
   ·基于 BCM 的局部避障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基于拓扑地图的单机器人路径探索第59-79页
   ·引言第59页
   ·拓扑地图的必要性第59-62页
     ·拓扑地图与逻辑定位第59-61页
     ·拓扑地图创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第61-62页
   ·基于BCM 的实时拓扑地图创建方法第62-68页
     ·新型拓扑地图的定义第62-63页
     ·拓扑节点的检测第63-64页
     ·拓扑节点的定位第64-68页
   ·比例不变特征变换第68-72页
     ·特征提取第69-70页
     ·特征匹配第70-72页
   ·基于拓扑地图的定位算法第72-73页
   ·拓扑地图与其他地图的性能比较实验第73-78页
     ·导航效率对比实验第73-76页
     ·地图维护与更新性能比较第76-77页
     ·SIFT 与实时导航的矛盾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4章 基于拓扑地图的多机器人协作路径探索第79-103页
   ·引言第79-81页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节点定位第81-85页
     ·贝叶斯滤波第81-82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第82-85页
   ·协作策略的选择第85-89页
     ·基于 HMM 的拓扑地图拼接第85-87页
     ·基于市场法的多任务分配第87-89页
   ·基于扫描匹配的混合地图拼接第89-97页
     ·混合地图第90-91页
     ·基于fastSLAM 的栅格地图生成第91-95页
     ·基于足迹匹配的混合地图拼接第95-97页
   ·基于拓扑地图的多机器人协作探索实验第97-102页
     ·地图拼接实验第97-99页
     ·基于市场法的协作探索实验第99-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利用移动感知网提高路径探索效率第103-120页
   ·引言第103-104页
   ·移动感知网体系结构第104-106页
     ·总体结构第104-105页
     ·传感器系统第105-106页
   ·无线感知网的节点定位方法第106-114页
     ·蒙特卡罗定位第108-109页
     ·基于 MCL 的节点定位第109-110页
     ·基于混合蒙特卡罗 Box 的节点定位第110-112页
     ·节点定位对比实验第112-114页
   ·基于移动感知网的多机器人协作路径探索第114-116页
     ·利用机器人部署无线感知网节点第114-115页
     ·利用无线感知网减轻无线通讯负担第115-116页
   ·多机器人协作路径探索实验系统第116-119页
     ·硬件系统第116-117页
     ·软件系统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个人简历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牙和牙科全瓷饰面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一篇:rAAV2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晶状体上皮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