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

导言第1-14页
第一章 保护中小股东股权法律机制的构建第14-20页
 一、可选择并联耦合方法的引入第14-16页
  (一) 串联耦合第14-15页
  (二) 可选择性并联耦合第15-16页
 二、机制与法律机制第16-17页
 三、 可选择并联耦合对法律机制的优化第17页
 四、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机制第17-20页
  (一)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机制第17-18页
  (二)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机制的目标模式第18-20页
第二章 中小股东权益被侵害的现状及根源第20-28页
 一、中小股东的股权及其渊源第20-21页
  (一) 中小股东的股权第20-21页
  (二) 中小股东的股权渊源第21页
 二、 中小股东股权受侵害的表现形式第21-26页
  (一) 不分红派现第21-22页
  (二) 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第22-23页
  (三)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第23-24页
  (四) 公司为股东或其他企业担保第24-25页
  (五) 不适时、全面、正确披露信息,损害股东的知情权第25-26页
 三、 中小股东权益屡受侵害的根源第26-28页
  (一) 公司机关为大股东控制第26页
  (二) 中小股东无法制衡大股东第26-27页
  (三) 中介机构没有承担起预警功能第27页
  (四) 监管机关查处不力第27页
  (五) 司法救济渠道不畅第27-28页
第三章 建立让中小股东发挥制衡作用的制度第28-42页
 一、 我国上市公司体制的缺陷第28-32页
  (一) 股权过分集中第28-29页
  (二)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第29-31页
  (三) 没有建立公司外部制衡大股东制度第31-32页
 二、改善公司内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状况的途径第32-39页
  (一) 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第32页
  (二)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种制度选择第32-39页
 三、 建立公司外部的中小股东制衡制度第39-42页
  (一) 建立中小股东对公司的检查制度第39-40页
  (二) 建立中小股东维权机构第40-42页
第四章 、监管制度的完善是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环节第42-50页
 一、 强化信息公开制度第42-44页
  (一) 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要求第42-43页
  (二) 应该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第43页
  (三) 应当加重违反信息公开义务的法律责任第43-44页
 二、 对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检查制度第44-47页
  (一) 对上市公司的检查制度第44-46页
  (二) 应当建立对关联公司的检查制度第46-47页
 三、 监管机关的行政处罚与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第47-50页
  (一) 应当建立监管机关的投诉处理制度第47页
  (二) 监管机关的强制措施第47-48页
  (三) 监管机关的处罚形式第48-50页
第五章 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机构的预警功能研究第50-54页
 一、证券交易所的职责和功能第50-51页
  (一) 证券交易所的职责第50-51页
  (二) 证券交易所的预警功能分析第51页
 二、 中介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第51-54页
  (一)中介机构的构成与职能第51-52页
  (二)中介机构的预警功能分析第52-54页
第六章 救济制度与中小股东股权保护第54-60页
 一、司法救济概述第54-55页
  (一) 刑事诉讼第54页
  (二) 行政诉讼第54页
  (三) 民事诉讼第54-55页
 二、保护股东权益的新型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第55-60页
  (一) 有借鉴意义的股东诉讼制度第55页
  (二) 派生诉讼的优势第55-57页
  (三) 我国引进派生诉讼制度的意义第57-58页
  (四) 中国法院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尝试第58-60页
结语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对成都YJC改制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