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接入网论文--光纤电缆混合接入网(HFC)论文

HFC网络的全数字接收技术和MAC层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1.1 宽带接入技术第7-8页
 1.2 HFC网络发展历史和现状第8-12页
 1.3 HFC网络的上行多址接入信道第12-13页
 1.4 突发模式传送和全数字接收技术第13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13-16页
第二章 全数字接收机的理论和实现第16-46页
 2.1 全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第16-17页
 2.2 全数字极大似然最佳接收机第17-26页
  2.2.1 采样序列的充分性和数字中频的选择第17-22页
   2.2.1.1 采样序列的充分性第18-19页
   2.2.1.2 数字中频的选择第19-22页
  2.2.2 全数字极大似然最佳接收机的算法和结构第22-26页
   2.2.2.1 全数字极大似然最佳接收机算法的推导第22-25页
   2.2.2.2 全数字极大似然最佳接收机算法的讨论第25-26页
 2.3 全数字接收机的可实现算法和结构第26-45页
  2.3.1 全数字极大似然最佳接收机算法的简化实现第27-28页
  2.3.2 全数字接收机的分解设计和实现第28-45页
   2.3.2.1 插值滤波器的模型和内插估值过程的控制第28-31页
   2.3.2.2 全数字接收机中插值滤波器的设计第31-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突发模式传送技术第46-76页
 3.1 相关的工作和问题第46-48页
 3.2 全数字突发模式接收机第48-64页
  3.2.1 有前导字全数字突发模式接收机第48-57页
  3.2.2 无前导字全数字突发模式接收机第57-64页
 3.3 HFC网络上行信道全数字突发发射和接收机的实现第64-75页
  3.3.1 HFC网络上行信道的特性第64-70页
   3.3.1.1 上行信道的噪声、干扰和噪声漏斗效应第64-65页
   3.3.1.2 上行信道的非线性失真和回波反射第65-67页
   3.3.1.3 上行信道模型第67-68页
   3.3.1.4 上行信道的噪声频谱特性第68-70页
  3.3.2 抗干扰技术第70-71页
  3.3.3 HFC网络上行信道全数字突发发射和接收机的实现第71-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HFC网络上行信道多址接入方案与性能第76-106页
 4.1 HFC网络的上行多址接入方式第76-82页
  4.1.1 上行信道FDMA,TDMA及CDMA多址接入第76-81页
   4.1.1.1 FDMA和TDMA第77-79页
   4.1.1.2 CDMA第79-81页
  4.1.2 多址接入方式的比较第81-82页
 4.2 基于TDMA的HFC网络MAC协议和性能第82-98页
  4.2.1 HFC网络MAC技术概况第82-86页
  4.2.2 IEEE802.14和MCNS协议第86-94页
   4.2.2.1 物理层协议第86页
   4.2.2.2 MAC层协议第86-90页
   4.2.2.3 协议性能仿真第90-93页
   4.2.2.4 小结第93-94页
  4.2.3 用户站点加入过程第94-98页
   4.2.3.1 用户站点加入过程实现第94-96页
   4.2.3.2 站点随机接入性能分析第96-98页
 4.3 DS-CDMA上行多址接入技术第98-104页
  4.3.1 A-CDMA与S-CDMA的选择第98-99页
  4.3.2 扩频码的选取第99-100页
  4.3.3 不同载波调制方式的性能第100-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结束语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HDTV信源集成解码芯片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
下一篇:高速视频解码器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