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2 变革的时代:“科玄论战”的背景 | 第13-17页 |
·国内背景 | 第13-14页 |
·国际背景 | 第14-17页 |
3 批判与反思:“科玄论战”的过程、争论的问题及意义 | 第17-30页 |
·“科玄论战”的简要过程 | 第17-18页 |
·“科玄论战”讨论的问题及其内涵意义 | 第18-30页 |
·玄学派的主要观点及所蕴涵的文化、道德寓意 | 第18-23页 |
·科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蕴涵的文化寓意 | 第23-28页 |
·马克思主义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蕴涵的文化寓意 | 第28-30页 |
4 “科玄论战”各派之得失,以及对思考当代意义危机的启示 | 第30-41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科玄论战”各方观点之总结及其启示 | 第31-41页 |
·当代意义危机的背景及特点 | 第31-33页 |
·对玄学派观点的总结及其对当代意义危机的启示 | 第33-36页 |
·对科学派观点的总结及其对当代意义危机的启示 | 第36-39页 |
·对马克思主义派的观点的总结及其对当代意义危机的启示 | 第39-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参考文章 | 第43-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