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死刑犯的权利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死刑犯权利的基本理论第9-21页
 第一节 死刑概述第9-13页
  一、死刑发展历史的概述第9页
  二、废除死刑运动的兴起第9-10页
  三、我国的死刑存废之争及死刑适用现状第10-13页
 第二节 死刑犯权利的概念及其特点第13-15页
  一、死刑犯与死刑犯权利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死刑犯权利的特点第14-15页
 第三节 死刑犯的权利发展的历史沿革第15-21页
  一、国外罪犯权利保障事业的发展第15-17页
  二、国内死刑犯权利保障的进步与发展第17-21页
第二章 死刑犯权利的内容第21-39页
 第一节 死刑犯权利中的程序性权利第21-32页
  一、立案、侦查阶段聘请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第21-24页
  二、审查、起诉阶段申请异地管辖的权利第24-25页
  三、在死刑复核阶段要求提审的权利第25-27页
  四、死刑判决确定后享有申请赦免的权利第27-30页
  五、在死刑执行阶段获得心理帮助及选择死刑执行方式的权利第30-32页
 第二节 死刑犯的民事权利第32-39页
  一、生存权与生命健康权第32-33页
  二、死刑犯的结婚权与生育权第33-35页
  三、死刑犯的亲属会见权第35-36页
  四、死刑犯器官捐赠权及对遗体的先行处置权第36-39页
第三章 死刑犯权利保障体系的建立第39-52页
 第一节 死刑犯权利保障体系建立的价值与意义第39-43页
  一、降低由于死刑执行带来的负面效应第40页
  二、树立我国政府尊重生命、保障人权的良好国际形象第40-42页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42-43页
 第二节 死刑犯自身权利的保障体系第43-46页
  一、死刑犯权利的法律保障途径第44-45页
  二、死刑犯权利在羁押、监管方面的保障第45-46页
 第三节 死刑犯近亲属的权益保障第46-52页
  一、保障死刑犯家属的隐私及生活安宁权第46-48页
  二、建立专项基金、完善社会公益保险,保障死刑犯未成年子女及其抚养对象的基本生活第48-50页
  三、指导和帮助死刑犯家庭回归社会第50-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4-61页
附录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诉前调解与诉讼和解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以“调审分离”模式为价值取向
下一篇:GSH公司呼入型话务员胜任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