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概述 | 第10-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页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以太网技术 | 第12-19页 |
·以太网技术及其发展 | 第12-13页 |
·以太网的协议体系结构 | 第13-17页 |
·以太网的优势 | 第17-19页 |
2 嵌入式以太网模块接口设计 | 第19-31页 |
·嵌入式以太网模块的构成 | 第19页 |
·以太网控制器的选择 | 第19-20页 |
·以太网控制器CP2200 | 第20-23页 |
·引脚功能 | 第20-21页 |
·存储单元和寄存器 | 第21-23页 |
·硬件接口电路 | 第23页 |
·驱动程序设计 | 第23-28页 |
·CP2200初始化 | 第24页 |
·接收控制过程 | 第24-27页 |
·发送控制过程 | 第27-28页 |
·RS232接口 | 第28-31页 |
3 TCP/IP协议栈及其设计 | 第31-55页 |
·TCP/IP协议 | 第31-45页 |
·OSI协议的七层结构 | 第31-32页 |
·DoD模型 | 第32-34页 |
·地址解析协议ARP | 第34-36页 |
·网际协议IP | 第36-38页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第38-39页 |
·传输控制协议TCP | 第39-45页 |
·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55页 |
·TCP/IP运行所需协议 | 第45-47页 |
·TCP/IP协议的实现和简化 | 第47-51页 |
·TCP/IP协议栈软件的编制 | 第51-55页 |
4 面向对象的上位机软件 | 第55-64页 |
·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 | 第55-62页 |
·Winsock概述 | 第55-56页 |
·Winsock编程原理 | 第56-57页 |
·Winsock编程模型 | 第57-62页 |
·PC机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5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64-68页 |
·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 第64-65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5-68页 |
·软件“看门狗”技术 | 第65-66页 |
·冗余指令 | 第66页 |
·拦截技术 | 第66-68页 |
6 测试与总结 | 第68-74页 |
·测试 | 第68-71页 |
·EtherDetect Packet Sniffer(网络嗅探器) | 第68-70页 |
·ICMP响应测试 | 第70页 |
·Ethernet-CAN响应测试 | 第70-71页 |
·结束语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索引 | 第76-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