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问题和"行政复议司法化"之议 | 第9-20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面临的问题 | 第10-14页 |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难以发挥 | 第10页 |
二、行政复议机构不统一、不独立 | 第10-11页 |
三、行政复议程序过于行政化 | 第11页 |
四、复议与诉讼衔接不畅,反而增加诉累 | 第11-12页 |
五、公务员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得不到行政复议的救济 | 第12页 |
六、行政复议只能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发挥有限的监督作用 | 第12-13页 |
七、临时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流于形式 | 第13页 |
八、律师代理行政复议缺少制度性规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司法化"之议 | 第14-20页 |
一、行政复议司法化的含义 | 第14-15页 |
二、行政复议司法化的模式 | 第15-17页 |
三、行政复议司法化的制度设计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概要 | 第20-35页 |
第一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沿革 | 第20-22页 |
一、旧时《诉愿法》 | 第20-21页 |
二、《行政不服审查法》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 | 第22-29页 |
一、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法律性质 | 第22页 |
二、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有关内容 | 第22-28页 |
三、日本行政复议制度内容的分类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运用状况 | 第29-31页 |
一、复议案件比较集中 | 第29-30页 |
二、尊重行政权,实行行政复议前置制度 | 第30页 |
三、重视发挥行政复议功能,实行"行政救济最大化"原则 | 第30页 |
四、重视复议机构建设,注重保护当事人表达意见的机会 | 第30-31页 |
第四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特点 | 第31-35页 |
一、日本行政复议审判制度 | 第31-32页 |
二、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优点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行政复议机关的独立性相对较低 | 第35-36页 |
二、异议申诉的设置受到质疑 | 第36页 |
三、复议程序应当进一步改善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对现行行政不服审查制度进行"司法化"改革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内容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日本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对我国"行政复议司法化"问题的思考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司法化改革"迫在眉睫 | 第40-42页 |
一、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未实行司法化的理由 | 第40-41页 |
二、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司法化改革的紧迫性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化改革路径与边界 | 第42-46页 |
一、行政复议机构应当相对统一、独立和专门化 | 第42-43页 |
二、增加行政复议的公正性 | 第43页 |
三、扩大行政复议的司法范围 | 第43页 |
四、提高行政司法效率 | 第43-44页 |
五、重视复议机构的法制建设,探索建立特色复议机构 | 第44页 |
六、建立和完善律师参与行政复议的制度,增设复议监督机构 | 第44-45页 |
七、在推动司法化改革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丧失行政复议成本较低、程序简易、结案迅速、效率高等优点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