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柯及其《新科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维柯其人 | 第11-31页 |
第一节 维柯的时代和生平 | 第11-17页 |
第二节 维柯的思想及其渊源 | 第17-27页 |
维柯的形而上学思想的两面性及其统一 | 第17-21页 |
反对笛卡尔主义 | 第21-23页 |
推崇培根的经验论 | 第23-26页 |
对格劳秀斯自然法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维柯的主要著作及其思想 | 第27-31页 |
第二章 解读《新科学》 | 第31-72页 |
第一节 《新科学》的认识论和题旨 | 第31-35页 |
真理——创造物原则和“科学” | 第31-33页 |
“新科学”之“新”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新科学》的方法论 | 第35-38页 |
题材与学说的统一 | 第35-36页 |
经验与理性的统一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新科学》的历史观 | 第38-47页 |
历史循环三阶段论 | 第38-44页 |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 第44-47页 |
第四节 诗性智慧 | 第47-57页 |
诗性智慧与原始文化 | 第47-51页 |
诗性智慧的特点 | 第51-53页 |
诗性智慧的美学影响 | 第53-57页 |
第五节 《新科学》的艺术想象理论 | 第57-65页 |
维柯之前西方文艺史上的想象理论及其发展 | 第57-59页 |
《新科学》的想象理论和新的文学观念 | 第59-62页 |
《新科学》想象理论的影响和局限 | 第62-65页 |
第六节 “发现真正的荷马” | 第65-72页 |
“发现真正的荷马” | 第66-70页 |
“发现真正的荷马”与社会历史批评的形成 | 第70-72页 |
结语: 维柯及其《新科学》意义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