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种曲》中的科举与婚恋情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科举与婚恋的关系 | 第15-38页 |
·科举与爱情 | 第16-25页 |
·新型爱情婚恋观的崭露 | 第16-21页 |
·对传统婚恋观念的妥协 | 第21-25页 |
·科举与婚姻 | 第25-38页 |
·留守女性的精神困境 | 第27-30页 |
·门第婚姻的道德考验 | 第30-33页 |
·科举制影响下的社会心态 | 第33-38页 |
第二章 人生意义的限制与重构 | 第38-55页 |
·类型构成 | 第38-48页 |
·功名至上型 | 第38-42页 |
·爱情至上型 | 第42-46页 |
·两全其美型 | 第46-48页 |
·成因探析 | 第48-55页 |
·精神困境 | 第48-51页 |
·明心见性 | 第51-55页 |
第三章 科举与戏曲创作的相互影响 | 第55-70页 |
·科举为剧作结构提供模板 | 第55-61页 |
·关目依赴举程序构建 | 第55-56页 |
·地域流动丰富场景转换 | 第56-57页 |
·内部结构开启情节必然 | 第57-58页 |
·情节突变的关键环节 | 第58-60页 |
·构成叙事审美上的趋同性 | 第60-61页 |
·戏曲创作对科举考试的现实折射与艺术革新 | 第61-70页 |
·对黑暗官场的揭露 | 第61-63页 |
·“常”中出新 | 第63-66页 |
·对科场乱象的揭露与异化 | 第66-70页 |
结语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