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论文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背景 | 第11-12页 |
·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 第14-28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中小企业界定 | 第14-15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界定 | 第15-17页 |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第17-18页 |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第18-19页 |
·核心竞争力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作用 | 第19-23页 |
·核心竞争力铸就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 | 第19-20页 |
·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型中小企业扩展的出发点 | 第20页 |
·有助于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应对 WTO 的挑战 | 第20-21页 |
·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了新方向 | 第21-22页 |
·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第22-23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 第23-25页 |
·对市场机会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 第23-24页 |
·保持不断创新能力 | 第24页 |
·企业团队具有凝聚力 | 第24页 |
·有竞争价值的资源优势 | 第24页 |
·应变能力强 | 第24-25页 |
·影响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外部政策环境 | 第25页 |
·产业选择 | 第25-26页 |
·技术创新和研发水平 | 第26页 |
·产权制度合理化 | 第26页 |
·资金和人才资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 第28-32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规模 | 第28-29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规模结构 | 第29-30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地区分布结构 | 第30-31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行业结构 | 第31-32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 第32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4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比重偏低 | 第32-33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并不强 | 第33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结构严重不合理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第35-57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5-38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4页 |
·企业运营能力 | 第40-41页 |
·技术创新能力 | 第41-42页 |
·组织管理能力 | 第42页 |
·市场营销能力 | 第42-43页 |
·企业文化 | 第43-44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44页 |
·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 第44-50页 |
·评价等级和标准确定 | 第44-45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46页 |
·组织评价专家评分,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第46页 |
·评价灰类及其计算 | 第46-49页 |
·对 U 和 U_1,U_2,U_3,U_4,U_5,U_6进行综合评价 | 第49页 |
·计算综合评价值及结论 | 第49-50页 |
·具体案例分析 | 第50-55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0-51页 |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第51-52页 |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第52-53页 |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权矩阵 | 第53-54页 |
·进行灰色综合评价 | 第54-55页 |
·计算综合评价值及结论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成长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第57-68页 |
·培育战略 | 第57-59页 |
·要具备创新意识 | 第57页 |
·要以主业为本,避免盲目多元化 | 第57页 |
·寻找“产业空隙”,采取跟随或补缺战略 | 第57-58页 |
·利用自身条件捕捉市场机会 | 第58-59页 |
·培育途径 | 第59-61页 |
·内部构建 | 第59-61页 |
·外部获取 | 第61页 |
·培育措施 | 第61-67页 |
·强化市场营销能力 | 第61-62页 |
·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 | 第62-63页 |
·塑造独特企业文化,形成共同价值观念 | 第63-64页 |
·培育核心技术 | 第64-65页 |
·参加战略联盟 | 第65-66页 |
·开展基于企业群聚区的非核心技术外包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