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第9-10页
     ·课题来源第9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微细电火花伺服进给系统的研究成果第10-18页
     ·国外微细电火花伺服进给系统研究成果第10-12页
     ·国外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新进展第12-14页
     ·国内微细电火花伺服进给系统的研究成果第14-17页
     ·国内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新进展第17-1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微细电火花加工特点及系统整体设计第20-29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原理与特点第20-24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整体方案设计第24-27页
     ·机床整体框架第24页
     ·宏微复合伺服进给系统第24-25页
     ·控制系统第25-27页
   ·电极尺寸的简易测量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伺服进给系统设计第29-40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对伺服进给系统的要求第29-30页
   ·微细电火花机床伺服进给机构的设计第30-34页
     ·伺服进给机构方案选择第30-31页
     ·宏微复合伺服进给机构设计第31-32页
     ·微进给机构的设计第32-34页
   ·电气控制系统构成第34-36页
   ·伺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6-39页
     ·程序模块设计第36-37页
     ·软件主程序流程图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微进给机构的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第40-53页
   ·柔性铰链的结构设计第40-41页
     ·柔性铰链的概念和结构形式第40页
     ·微进给机构的柔性铰链设计第40-41页
   ·微进给机构的有限元分析第41-47页
     ·分析对象与分析内容的选择第41-42页
     ·基于ANSYS的有限元建模第42-44页
     ·结构静态分析第44-45页
     ·观察静态分析第45页
     ·微进给机构模态分析第45-47页
     ·柔性铰链尺寸的确定第47页
   ·微进给机构的参数化语言设计第47-53页
     ·ANSYS的批处理语言APDL概述第47-48页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48-49页
     ·VC与ANSYS的接口第49-51页
     ·微进给机构分析程序的具体实现第51-53页
第5章 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检测模块的设计第53-69页
   ·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分析第53-54页
   ·常用的电火花放电状态检测方法第54-58页
     ·适时采样与设定门槛值第54-55页
     ·脉冲电压积分法和峰值检测法第55-57页
     ·其他电压检测法第57-58页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简介第58-62页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第58-59页
     ·信息融合的方法和实现第59-62页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放电状态检测信息融合第62-68页
     ·模糊神经网络的采用第62-63页
     ·基于模糊推理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用于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第63页
     ·用于放电状态检测的模糊神经网络第63-65页
     ·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模糊逻辑规律的归纳和提取第65-66页
     ·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第66-67页
     ·采用BP网络的放电状态检测识别器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伺服控制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与加工实验第69-75页
   ·伺服控制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第69-71页
     ·串口通信的实现第69-70页
     ·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控制程序的实现第70-71页
   ·微细电火花实验机床的加工试验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7章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外航运企业投资港口的理论及区位选择方法
下一篇:日本女性语的变迁--以女性语中性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