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 ·课题研究对象的确立及其意义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对象的确立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文献研究 | 第12页 |
| ·实例分析 | 第12页 |
| ·实地考察 | 第12页 |
| ·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13-14页 |
| 2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涵义 | 第14-17页 |
| ·高层办公建筑的涵义 | 第14页 |
| ·高层建筑的涵义 | 第14页 |
| ·办公建筑的涵义 | 第14页 |
| ·高层办公建筑的涵义 | 第14页 |
| ·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涵义 | 第14-16页 |
| ·空间的涵义 | 第14-15页 |
| ·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涵义 | 第15-16页 |
| ·高层办公建筑空间环境系统构架 | 第16页 |
|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涵义 | 第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3 关于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防火、安全、交通疏散层面的研究 | 第17-27页 |
| ·地面公共空间 | 第17-18页 |
| ·地面公共空间的涵义 | 第17页 |
| ·门厅 | 第17-18页 |
| ·中庭 | 第18页 |
| ·空中公共空间 | 第18页 |
| ·空中公共空间的涵义 | 第18页 |
| ·空中公共空间的设计 | 第18页 |
| ·接口空间 | 第18-24页 |
| ·接口空间的涵义 | 第18-19页 |
| ·水平交通 | 第19页 |
| ·垂直交通 | 第19-24页 |
| ·辅助空间 | 第24-25页 |
| ·辅助空间的涵义 | 第24页 |
| ·卫生间 | 第24-25页 |
| ·补充 | 第25页 |
| ·防灾设备 | 第25页 |
| ·室内装修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7页 |
| 4 关于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人性化层面的研究 | 第27-43页 |
| ·人对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认知 | 第27-34页 |
| ·视觉及其环境体验 | 第27-32页 |
| ·听觉及其环境体验 | 第32-33页 |
| ·嗅觉及其环境体验 | 第33-34页 |
| ·肤觉及其环境体验 | 第34页 |
| ·人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分析 | 第34-41页 |
| ·人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特性 | 第34-37页 |
| ·人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性 | 第37-40页 |
| ·人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基本的行为尺度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5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 第43-84页 |
| ·地面公共空间 | 第43-60页 |
| ·门厅 | 第43-52页 |
| ·中庭 | 第52-60页 |
| ·空中公共空间 | 第60-66页 |
| ·空中大厅 | 第60页 |
| ·中庭式公共空间 | 第60-61页 |
| ·边庭式公共空间 | 第61-66页 |
| ·接口空间 | 第66-76页 |
| ·水平交通 | 第66-69页 |
| ·垂直交通 | 第69-76页 |
| ·辅助空间 | 第76-79页 |
| ·卫生间 | 第76-78页 |
| ·开水间 | 第78-79页 |
| ·其他 | 第79页 |
| ·无障碍设计 | 第79-80页 |
| ·设计原则 | 第80-83页 |
| ·过渡性 | 第80-81页 |
| ·明晰性 | 第81-82页 |
| ·交往性 | 第82页 |
| ·共享性 | 第82-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6 结论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 图表录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