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新兴技术的概念及内涵 | 第9-11页 |
·新兴技术的概念 | 第9-10页 |
·新兴技术的特征 | 第10-11页 |
·预备知识 | 第11-17页 |
·本文所涉及的随机过程知识概述 | 第11-13页 |
·风险与概率分布集 | 第1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13-14页 |
·伊藤引理 | 第14页 |
·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最优化 | 第14-15页 |
·动态博弈和期权博弈 | 第15-17页 |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工作 | 第17-22页 |
·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论文的结构介绍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新兴技术的采纳与扩散 | 第22-29页 |
·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 | 第22-25页 |
·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一种划分(Meade定义) | 第23-24页 |
·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另一种划分(Rogers定义) | 第24-25页 |
·Logistic曲线模型对技术扩散速度的解释 | 第25-27页 |
·Logistic曲线 | 第25-26页 |
·对图2-3的解释分析 | 第26-27页 |
·对图2-4的解释分析 | 第27页 |
·Logistic曲线模型的不足之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新兴技术采用的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风险研究 | 第29-36页 |
·模型假设 | 第30页 |
·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内采用新兴技术时风险的递减性 | 第30-34页 |
·基于等风险图的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各阶段风险分析 | 第34-36页 |
·等风险图原理 | 第34页 |
·等风险图对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风险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新兴技术投资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第36-44页 |
·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新兴技术投资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8-4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8页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步骤 | 第38-41页 |
·实例分析 | 第41-44页 |
·用AHP法计算各层次指标 | 第41页 |
·聘请专家对评价对象从最低层次指标进行评判 | 第41-42页 |
·进行第一级模糊评价 | 第42-43页 |
·评价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环境下新兴技术投资的均衡策略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新兴技术投资模型 | 第45-47页 |
·模型假设 | 第45-46页 |
·模型框架 | 第46-47页 |
·模型分析 | 第47-50页 |
·企业投资新技术博弈分析 | 第50-52页 |
·企业投资当前技术分析 | 第50-51页 |
·企业由当前技术升级到新一代技术分析 | 第51-52页 |
·企业直接投资新一代技术分析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论文的创新点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