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波的薄壁容器压力测量方法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压力容器 | 第10-12页 |
| ·压力容器的主要参数 | 第10-11页 |
| ·压力容器的分类 | 第11-12页 |
| ·非侵入式压力检测方法 | 第12-15页 |
| ·应变片 | 第12-14页 |
|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 第14-15页 |
| ·侵入式压力检测方法及其缺点 | 第15-18页 |
| ·常用侵入式压力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 ·侵入式压力检测方法的缺点 | 第16-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 第2章 超声波检测技术综述 | 第20-36页 |
| ·超声波的特点及主要应用 | 第20-21页 |
| ·表面波简介 | 第21-25页 |
| ·表面波的激发与接收 | 第21-23页 |
| ·表面波的传播特性 | 第23-24页 |
| ·表面波的主要应用 | 第24-25页 |
| ·超声波应力检测技术 | 第25-31页 |
| ·应力检测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超声波螺栓应力测量方法 | 第27-28页 |
| ·超声波应力测量在铁路工业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 ·构件载荷应力的超声波测量方法 | 第29-31页 |
| ·超声波压力检测 | 第31-34页 |
| ·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 | 第31-33页 |
| ·纵波测量管道内液体压力 | 第33-34页 |
| ·超声波温度检测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基于表面波的薄壁圆柱容器压力测量模型 | 第36-68页 |
| ·影响表面波传播速度的各种因素 | 第36-49页 |
| ·应力对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36-40页 |
| ·温度对表面波速度的影响 | 第40-44页 |
| ·温度应力对表面波速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 ·曲率对表面波速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影响超声波传播距离的各种因素 | 第49-52页 |
| ·应变对传播距离的影响 | 第50页 |
| ·温度对传播距离的影响 | 第50-52页 |
| ·表面波传播时间变化量与压力、温度关系模型的推导 | 第52-63页 |
| ·影响传播时间的各种因素分析 | 第53-58页 |
| ·关系模型推导 | 第58-63页 |
| ·轴向、切向参比式压力测量模型 | 第63-67页 |
| ·传播时间与压力、温度关系模型的简化 | 第63-65页 |
| ·轴向与切向参比式压力测量模型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表面波传播时间测量方法与装置 | 第68-87页 |
|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时延估计方法 | 第68-69页 |
| ·互相关函数法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 第69-72页 |
| ·互相关函数法实验装置 | 第69-71页 |
| ·互相关函数法实验方案 | 第71-72页 |
| ·基于希尔波特黄变换的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 | 第72-79页 |
| ·希尔波特黄变换简介 | 第74-76页 |
| ·与小波变换对比实验及分析 | 第76-79页 |
| ·基于TDC的时间测量系统 | 第79-86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80-82页 |
| ·系统实现 | 第82-86页 |
| ·小结 | 第86-87页 |
| 第5章 压力与温度测量的实验研究 | 第87-111页 |
| ·轴向、切向参比式压力测量实验 | 第87-101页 |
| ·水罐压力测量实验 | 第88-96页 |
| ·气罐压力测量实验 | 第96-101页 |
| ·误差分析 | 第101页 |
| ·表面温度与压力同时测量方法 | 第101-105页 |
| ·固体表面温度测量的困难 | 第102页 |
| ·常用的表面温度传感器 | 第102-104页 |
| ·表面温度与压力测量模型推导 | 第104-105页 |
| ·表面温度与压力同时测量实验 | 第105-107页 |
| ·基于HHT的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实验 | 第107-108页 |
| ·基于TDC的时间测量系统实验 | 第108-110页 |
| ·时间测量流程 | 第108-10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9-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 ·结论 | 第111-113页 |
| ·展望 | 第113-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录用论文 | 第122-123页 |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