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1 引言 | 第1-10页 |
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概述 | 第10-25页 |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概念 | 第10-13页 |
·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 | 第10-11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 第11-12页 |
·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2-13页 |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依据 | 第13-15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 | 第13-14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 第14-15页 |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和原则 | 第15-17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 | 第15-16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 第16-17页 |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与方法 | 第17-22页 |
·学生评价 | 第18-19页 |
·同行和专家评价 | 第19页 |
·领导评价 | 第19-20页 |
·教师自我评价 | 第20-21页 |
·几种评价主体与方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2-25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 | 第25-30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界定及作用 | 第25-27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界定 | 第25-26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作用 | 第26-27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教育目标理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 第28-30页 |
4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实证研究 | 第30-42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设计 | 第30-32页 |
·调查对象 | 第30页 |
·调查工具 | 第30-31页 |
·调查过程 | 第31-32页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关于教师行为的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关于学生行为的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调查结果的讨论 | 第39-42页 |
·教师方面 | 第39页 |
·学生方面 | 第39-4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5 高校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42-49页 |
·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42-43页 |
·必要性 | 第42页 |
·客观基础 | 第42-43页 |
·现实基础 | 第43页 |
·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 第43-44页 |
·具有明确的评价目的 | 第43页 |
·重视教与学双方的评价 | 第43-44页 |
·主体性教学要求与常规课堂教学要求相结合 | 第44页 |
·主体性课堂教学标准应是开放的 | 第44页 |
·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确立 | 第44-47页 |
·教学目标 | 第44-45页 |
·教学内容 | 第45页 |
·教学过程 | 第45-46页 |
·教学效果 | 第46-47页 |
·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设计 | 第47-49页 |
6 结语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