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TiO_2光催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14-39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半导体TiO_2的光催化作用原理 | 第15-20页 |
·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 | 第15-16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原理 | 第16-18页 |
·纳米二氧化钛晶体的特征 | 第18-20页 |
·介孔材料的定义和起源 | 第18-19页 |
·纳米二氧化钛晶体结构特性 | 第19页 |
·纳米二氧化钛晶体光化学特性 | 第19-20页 |
·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 第20-22页 |
·晶型的影响 | 第20-21页 |
·粒径的影响 | 第21页 |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TiO_2粉体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 | 第22-27页 |
·耦合半导体 | 第22-23页 |
·金属沉积 | 第23-24页 |
·离子掺杂 | 第24-27页 |
·阳离子掺杂 | 第24页 |
·阴离子掺杂 | 第24-25页 |
·掺杂离子对TiO_2光催化剂的主要影响 | 第25-27页 |
·掺杂离子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5-26页 |
·掺杂离子对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26-27页 |
·TiO_2与粘土交联 | 第27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27页 |
·表面螯合及衍生作用 | 第27页 |
·TiO_2粉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7-3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7-28页 |
·水热法 | 第28-29页 |
·超声波化学制备法 | 第29-31页 |
·超声波化学 | 第29-30页 |
·超声沉淀 | 第30-31页 |
·湿混法 | 第31页 |
·气相法 | 第31页 |
·TiO_2光催化材料的潜在应用领域 | 第31-32页 |
·气相光催化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TiO_2光催化应用中存在关键技术问题 | 第33页 |
·本论文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第二章 介孔纳晶TiO_2光催化剂的超声制备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实验步骤 | 第40页 |
·物性分析测试 | 第40-41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XRD分析 | 第42-44页 |
·SEM分析 | 第44-45页 |
·BET分析 | 第45-49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可见光活性的N、S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的评价 | 第55-75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实验步骤 | 第56页 |
·样品表征 | 第56-57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1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58-59页 |
·相组成和相结构分析 | 第59-61页 |
·XRD分析 | 第59-60页 |
·SEM和TEM分析 | 第60-61页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61-64页 |
·元素(XPS)分析 | 第64-66页 |
·紫外漫反射光谱(UV- Vis)分析 | 第66-68页 |
·掺杂TiO_2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四章 过渡金属(Fe~(3+))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超声制备及活性的评价 | 第75-94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实验步骤 | 第76页 |
·样品表征 | 第76-77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91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77-78页 |
·XRD分析 | 第78-80页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80-84页 |
·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 | 第84-86页 |
·元素(XPS)分析 | 第86-87页 |
·掺铁含量对TiO_2光催化降解丙酮的活性评价 | 第87-90页 |
·热处理温度对TiO_2光催化降解丙酮的活性评价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第五章 C、N、S共掺杂介孔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活性的评价 | 第94-109页 |
·引言 | 第94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6页 |
·掺杂TiO_2粉末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94-95页 |
·物性分析测试 | 第95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95-9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6-105页 |
·相组成和相结构分析 | 第96-98页 |
·XRD分析 | 第96-97页 |
·SEM和TEM分析 | 第97-98页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98-99页 |
·元素(XPS)分析 | 第99-103页 |
·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 | 第103页 |
·掺杂TiO_2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六章 超亲水的掺杂多孔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9-124页 |
·引言 | 第109页 |
·实验部分 | 第109-111页 |
·基片的清洗 | 第109-110页 |
·预镀层SiO_2薄膜的制备 | 第110页 |
·掺铁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110-111页 |
·薄膜的物性分析测试 | 第11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1-116页 |
·XRD分析 | 第111-113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 | 第113-114页 |
·XPS测试分析 | 第114-116页 |
·掺铁TiO_2复合薄膜的性能分析 | 第116-121页 |
·掺铁多孔复合薄膜的超亲水性 | 第116-119页 |
·掺铁复合薄膜的超亲水性 | 第119-120页 |
·掺铁多孔TiO_2复合薄膜光催化活性 | 第120-121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4-126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