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私募股权基金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释义与辨析 | 第14-19页 |
一、私募股权基金与私募基金 | 第14-15页 |
二、私募股权基金与PE | 第15-16页 |
三、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投资 | 第16-17页 |
四、私募股权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 | 第17-18页 |
五、私募股权基金与几种常见证券投资基金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类型 | 第19-22页 |
一、按照私人股权投资的类型划分 | 第19-20页 |
二、按照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划分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法律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规范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对私募股权基金基本组织形式的规范 | 第22-25页 |
一、公司法的相关规范 | 第22-23页 |
二、信托法的相关规范 | 第23页 |
三、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范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对私募股权基金行为的特别规范 | 第25-30页 |
一、对公司型、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的特别规范 | 第25-28页 |
二、对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特别规范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对私募股权基金配套制度的规范 | 第30-31页 |
一、对特殊机构投资者准入制度的规范 | 第30-31页 |
二、对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 | 第31页 |
第四节 不同地区和试点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规范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现行私募股权基金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合格投资者的规定过于粗糙 | 第34页 |
第三节 优先股制度缺失 | 第34-36页 |
第四节 有限合伙人责任不清 | 第36页 |
第五节 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36-39页 |
一、上市退出的不足 | 第37-38页 |
二、并购退出的不足 | 第38页 |
三、回购退出的不足 | 第38-39页 |
第六节 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39-41页 |
一、税收制度适用过窄 | 第39-40页 |
二、缺少商业银行准入制度 | 第40页 |
三、征信制度不完善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对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单行立法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对合格投资者资格进行详细界定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设立优先股制度 | 第43-44页 |
第四节 明确有限合伙人的责任承担 | 第44-45页 |
第五节 完善退出机制 | 第45-46页 |
一、上市退出的完善 | 第45页 |
二、并购退出的完善 | 第45-46页 |
三、回购退出的完善 | 第46页 |
第六节 完善配套制度 | 第46-48页 |
一、建立全面适用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46-47页 |
二、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入制度 | 第47页 |
三、通过自律组织建立私募股权基金征信制度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