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快速补强及加固效果评估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岩溶病害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 第2章 岩溶路基病害成因分析 | 第20-31页 |
| ·工程概述 | 第20-24页 |
|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第21-22页 |
| ·原设计概况 | 第22-23页 |
| ·施工概况 | 第23页 |
| ·路基下沉病害情况 | 第23-24页 |
| ·岩溶病害的成因分析 | 第24-30页 |
|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发育规律 | 第24-26页 |
| ·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 | 第26-28页 |
| ·工点病害分析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岩溶路基加固补强设计 | 第31-41页 |
| ·加固补强方案 | 第31-33页 |
| ·岩溶地基加固技术 | 第33-40页 |
| ·岩溶注浆施工技术 | 第33-36页 |
|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 | 第36-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岩溶地基加固补强后变形理论计算 | 第41-49页 |
| ·沉降变形计算方法 | 第41-45页 |
| ·复合地基计算方法 | 第41-44页 |
| ·解析法计算 | 第44-45页 |
| ·工程实例计算 | 第45-47页 |
| ·轨道形式 | 第45页 |
| ·荷载分析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岩溶地基加固数值仿真分析 | 第49-62页 |
| ·软件简介 | 第49-50页 |
| ·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 ·变形规律分析 | 第52-58页 |
| ·变形预测分析 | 第58-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现场变形监测 | 第62-92页 |
|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 第62-67页 |
| ·变形监测内容 | 第62页 |
| ·监测手段及方案 | 第62-67页 |
| ·监测方法的精度评定 | 第67-70页 |
| ·路基表面变形监测精度评定 | 第67-68页 |
| ·路基内部沉降监测精度的评定 | 第68-69页 |
| ·路基内部水平位移监测精度的评定 | 第69-70页 |
| ·监测数据及成果分析 | 第70-80页 |
| ·路基表面变形监测 | 第70-72页 |
| ·路基内部沉降监测 | 第72-75页 |
| ·路基内部水平位移监测 | 第75-80页 |
| ·实测值与计算值和数值仿真对比分析 | 第80-81页 |
| ·沉降变形理论预测 | 第81-89页 |
| ·概述 | 第81-82页 |
| ·沉降评估依据 | 第82页 |
| ·沉降预测方法 | 第82-87页 |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87-89页 |
| ·沉降变形过大的处治方案 | 第89-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