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与养护决策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预防措施第12-21页
 §2-1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第12-13页
  2-1-1 功能性能第12页
  2-1-2 结构性能第12-13页
  2-1-3 路面具备优良使用性能的条件第13页
 §2-2 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类型第13-14页
 §2-3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第14-21页
  2-3-1 沥青路面的裂缝第14-15页
  2-3-2 沥青路面的车辙第15-17页
  2-3-3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第17-18页
  2-3-4 冻胀和翻浆第18页
  2-3-5 沥青路面的沉陷第18-19页
  2-3-6 沥青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第19页
  2-3-7 桥面铺装的破坏第19-21页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与标准第21-30页
 §3-1 路面行驶质量第21-23页
  3-1-1 路面平整度测试与评价方法第21-22页
  3-1-2 评价指标与标准第22-23页
 §3-2 路面强度第23-25页
  3-2-1 测试方法第23-24页
  3-2-2 评价指标第24-25页
 §3-3 路面状况第25页
  3-3-1 调查测试的方法第25页
  3-3-2 评价指标与标准第25页
 §3-4 抗滑能力第25-28页
  3-4-1 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与测试方法第26页
  3-4-2 评价指标与标准第26-28页
 §3-5 车辙状况评价第28-30页
  3-5-1 车辙测试方法第28页
  3-5-2 评价指标与标准第28-30页
第四章 路面使用性能常用评价模型第30-39页
 §4-1 国外常用的路面评价模型第30-32页
  4-1-1 路面服务性能指数PSI第30-31页
  4-1-2 养护管理指数(MCI)第31-32页
  4-1-3 路面状况指数PCI第32页
 §4-2 国内常用的路面评价模型研究第32-34页
  4-2-1 国内常用的路面评价模型第32-33页
  4-2-2 路面养护技术规范采用的评价模型第33-34页
 §4-3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模型第34-36页
  4-3-1 基于回归模型法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第34-35页
  4-3-2 基于系统分析法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第35页
  4-3-3 基于灰色理论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第35-36页
  4-3-4 其他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第36页
 §4-4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综合分析第36-39页
  4-4-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研究现状分析第36-37页
  4-4-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发展方向第37-39页
第五章 基于物元模型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第39-45页
 §5-1 物元模型第39-41页
  5-1-1 物元基本概念第39-40页
  5-1-2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物元第40页
  5-1-3 确定待评物元(体)第40页
  5-1-4 确定待评事物的关联度第40-41页
  5-1-5 关联度综合等级评定第41页
 §5-2 评价模型实例第41-45页
  5-2-1 确定评价指标第41-42页
  5-2-2 确定分指标的权重第42页
  5-2-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42-43页
  5-2-4 确定物元体经典域、节域及待评价物元第43-45页
第六章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第45-54页
 §6-1 路面养护对策选择第45-47页
  6-1-1 影响养护维修对策的因素第45页
  6-1-2 维修养护对策集第45-47页
 §6-2 养护决策方法分析第47-49页
  6-2-1 决策树第48页
  6-2-2 排序方法第48-49页
  6-2-3 优化决策第49页
 §6-3 预防性养护新技术第49-54页
  6-3-1 预防性养护的定义第49-50页
  6-3-2 预防性养护的优点第50页
  6-3-3 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第50-53页
  6-3-4 我国公路预防性养护的现状第53-54页
第七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集成电路的设计
下一篇:智能发电机保护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