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发电机保护模块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 | 第10-11页 |
·发电机组保护装置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发电机组保护装置的热点问题 | 第12-13页 |
·微机继电保护算法的发展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发电机保护原理 | 第18-37页 |
·发电机差动保护 | 第18-21页 |
·标积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 | 第18页 |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 | 第18-19页 |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动作框图 | 第19-21页 |
·复合电压过流保护 | 第21-23页 |
·保护原理 | 第21-22页 |
·逻辑框图 | 第22-23页 |
·电压保护 | 第23-24页 |
·过电压保护原理 | 第23-24页 |
·欠电压(调相失压)保护原理 | 第24页 |
·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24页 |
·过流保护 | 第24-26页 |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 | 第24-25页 |
·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25-26页 |
·过频/低频保护 | 第26页 |
·保护原理 | 第26页 |
·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26页 |
·定子接地保护 | 第26-29页 |
·保护原理 | 第27-28页 |
·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28-29页 |
·转子接地保护 | 第29-31页 |
·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原理 | 第29-30页 |
·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30页 |
·转子两点接地保护原理 | 第30-31页 |
·转子两点接地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31页 |
·失磁保护 | 第31-35页 |
·失磁保护原理 | 第32-33页 |
·失磁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33-35页 |
·温度保护 | 第35页 |
·温度保护原理 | 第35页 |
·温度保护动作逻辑框图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保护模块硬件设计 | 第37-59页 |
·保护模块总体设计 | 第38-39页 |
·主控制部分设计 | 第39-47页 |
·DSP TMS320F240的介绍 | 第39-41页 |
·MAX125的介绍 | 第41-43页 |
·TMS320F240和MAX125的接口电路 | 第43-44页 |
·电压和电流采样电路 | 第44页 |
·频率检测电路 | 第44-45页 |
·数字量输入电路 | 第45页 |
·保护输出电路 | 第45页 |
·DSP电源监控电路 | 第45-46页 |
·EEPROM电路 | 第46-47页 |
·通讯电路 | 第47页 |
·温度部分设计 | 第47-51页 |
·AT89S52的介绍 | 第47-48页 |
·AD7812的介绍 | 第48页 |
·AT89S52和AD7812的接口电路 | 第48-49页 |
·温度采样和转换电路 | 第49-51页 |
·LCD模块 | 第51-54页 |
·MGLS240128T的介绍 | 第51-53页 |
·AT89S52和MGLS240128T的接口 | 第53-54页 |
·开关电源的设计 | 第54-56页 |
·控制芯片UC3842 | 第54-55页 |
·变压器的设计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保护模块算法的研究 | 第59-75页 |
·间谐波来源及其危害 | 第59-61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泄漏现象和栅栏效应 | 第61-62页 |
·基于窗函数的插值FFT算法 | 第62-67页 |
·模拟分析结果 | 第67-73页 |
·插值FFT算法应用于保护模块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保护模块软件设计 | 第75-86页 |
·保护模块总体设计 | 第75-76页 |
·各部分设计 | 第76-81页 |
·采样部分 | 第76-78页 |
·温度部分 | 第78-79页 |
·显示部分 | 第79-80页 |
·通讯部分 | 第80-81页 |
·上位机部分的设计 | 第81-84页 |
·LABVIWE简介 | 第81-82页 |
·VISA库中的串口通讯函数 | 第82-83页 |
·软件设计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