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9页 |
·虫草的分类及自然分布 | 第6-7页 |
·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 | 第7-8页 |
·液体培养虫草的优点 | 第8-10页 |
·虫草深层培养发酵液产物成份简述 | 第10-12页 |
·虫草天然色素简述 | 第12-13页 |
·HPLC、MS及NMR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 第13-18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虫草菌L-Y的扩大培养 | 第19-26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培养方法 | 第20页 |
·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结果 | 第21-25页 |
·碳源含量标准曲线图 | 第21-22页 |
·发酵实时检测结果 | 第22页 |
·发酵过程剩余碳含量测定结果 | 第22-24页 |
·发酵过程菌的形态分析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L-Y菌株产红色素研究 | 第26-3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培养方法 | 第27-28页 |
·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32页 |
·改良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29-31页 |
·色素稳定性考察结果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虫草菌L-Y菌体细胞可溶性物质的HPLC分离机生物活性研究 | 第33-4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色谱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吸收波长的测定方法 | 第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虫草菌可溶性细胞物质的方法 | 第35页 |
·体外杀精子实验 | 第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41页 |
·UV光谱分析结果 | 第35-36页 |
·虫草菌L-Y菌株的菌体细胞可溶性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结果 | 第36-38页 |
·体外杀精子实验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1号分离产物和2号分离产物的质谱、核磁分析 | 第42-50页 |
·1号分离产物的质谱图及分析 | 第42-44页 |
·2号分离产物的紫外光谱及分析 | 第44-45页 |
·2号分离产物的质谱图及分析 | 第45-47页 |
·2号分离产物的质子核磁分析 | 第47-50页 |
第六章 1号分离产物的生物化学分析 | 第50-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材料 | 第5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糖类的分析方法 | 第52页 |
·脂类的分析方法 | 第52页 |
·色素的分析方法 | 第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5页 |
·蛋白质的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糖类的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脂类的分析结果 | 第55页 |
·色素的分析结果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 第56-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