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物繁殖体与森林更新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前言第13-18页
第1章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第18-37页
   ·引言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2页
     ·研究样地的选择第18-20页
     ·调查方法第20-22页
   ·研究结果第22-34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第22-30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退化第30-34页
   ·讨论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第2章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种子输入第37-45页
   ·引言第37页
   ·研究方法第37-38页
     ·研究样地的选择第37-38页
     ·种子收集与鉴定第38页
   ·研究结果第38-42页
     ·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雨组成与数量第38-40页
     ·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雨动态第40-42页
   ·讨论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第3章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第45-73页
   ·引言第45-47页
   ·研究方法第47-51页
     ·土壤种子库第47-48页
     ·取样面积对土壤种子检出率的影响第48-49页
     ·种子在土壤中的寿命第49-51页
   ·研究结果第51-65页
     ·不同植被状况下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与密度第51-57页
     ·不同植被状况下的土壤种子库季节变化第57-60页
     ·取样面积对土壤种子检出率的影响第60-62页
     ·一些典型物种的种子在土壤中的寿命第62-65页
   ·讨论第65-71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密度与组成第65-67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土壤种子库对策第67-69页
     ·研究方法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第4章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营养繁殖体第73-93页
   ·引言第73-74页
   ·研究方法第74-77页
     ·萌生与克隆第74-75页
     ·森林群落内的萌生调查第75-76页
     ·退化群落的萌生调查第76页
     ·潜在克隆植物调查第76-77页
   ·研究结果第77-87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乔木层个体的营养繁殖第77-85页
     ·退化山地上的营养繁殖体数量、组成及其营养繁殖特征第85-87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克隆特性第87页
   ·讨论第87-91页
   ·结论第91-93页
第5章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幼苗库第93-104页
   ·引言第93-94页
   ·研究方法第94-95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幼苗库第94-95页
     ·影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种子补充和幼苗萌发的环境因素第95页
   ·研究结果第95-101页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幼苗库的物种组成及其密度第95-98页
     ·种子萌发的月变化趋势第98-99页
     ·不同地表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第99-100页
     ·不同地表处理状况下萌发幼苗的存活第100-101页
   ·讨论第101-103页
   ·结论第103-104页
第6章 滇中岩溶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更新对策第104-119页
   ·引言第104页
   ·繁殖体种类第104-105页
   ·不同植物的更新对策第105-109页
   ·种子更新与萌生更新第109-111页
   ·草本植物的更新第111-113页
   ·更新限制第113-118页
   ·总结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9页
学习期间获得的奖项和发表的论文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研究过程中的照片选登第131-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入成本参量的最优CVaR衍生证券投资组合
下一篇:总经理更换视角下的上市公司内控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更换类型、亏损情况与大股东性质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