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职业论文

城市下岗职工社会支持网络与谋职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文献回顾第9-16页
  (一) 社会支持的源起及对其本质的理解第9-10页
  (二)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10-11页
  (三) 关系类型与社会支持:早期社会支持的研究第11-12页
  (四) 强关系和弱关系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的发展第12-14页
  (五) 有关谋职行为的研究第14-15页
  (六) 其他理论支持第15-16页
  (七) 国内有关的研究第16页
 三、本文的研究视角及创新第16-18页
第二章 概念、假设、方法第18-22页
 一、基本概念第18-20页
  (一) 下岗职工第18页
  (二) 社会支持网络第18-19页
  (三) 谋职行为第19-20页
 二、研究假设第20页
 三、研究方法与测量的变量第20-22页
  (一) 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 主要变量的测量第21-22页
第三章 经验研究第22-45页
 一、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第22-23页
 二、下岗职工下岗时的社会支持状况第23-26页
  (一) 城市职工下岗的原因分析第23-24页
  (二) 本研究的分析第24-26页
 三、下岗职工的社会支持与谋职行为:主要变量的测量第26-34页
  (一) 下岗职工的谋职行为第26-30页
  (二) 下岗职工的社会支持第30-34页
 四、下岗职工社会支持与谋职行为的作用机制第34-37页
  (一) 非正式社会支持对谋职行为的影响第35-36页
  (二) 正式社会支持对谋职行为的影响第36-37页
 五、下岗职工社会支持与谋职行为的效率机制第37-40页
 六、下岗职工社会支持的主观评价:进一步的研究第40-45页
  (一) 下岗职工对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主观评价第41-43页
  (二) 下岗职工对社会支持有效性的主观评价第43-45页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第45-50页
 一、结论第45页
 二、讨论第45-46页
 三、对策及建议第46-49页
  (一) 客观方面第46-48页
  (二) 主观方面第48-49页
 四、缺憾与不足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等卫校生物学课程及教材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汽车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