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TRIPS协议第30条若干基本问题 | 第13-36页 |
第一节 TRIPS协议第30条概述 | 第13-22页 |
一、专利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13-19页 |
二、TRIPS协议第30条的内容、特点、适用范围和作用 | 第19-22页 |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22页 |
第二节 TRIPS协议第30条立法模式与由来 | 第22-25页 |
一、专利一般例外的立法模式 | 第22-24页 |
二、TRIPS协议专利一般例外条款的由来 | 第24-25页 |
第三节 TRIPS协议第30条的社会基础 | 第25-36页 |
一、TRIPS协议的社会基础 | 第25-32页 |
二、TRIPS协议第30条的社会基础 | 第32-36页 |
第二章 第27条第1款非歧视规则对第30条的适用及第30条的解释 | 第36-64页 |
第一节 第27条第1款非歧视规则对第30条的适用 | 第36-40页 |
一、第27条第1款非歧视规则适用于第30条的意义 | 第36-37页 |
二、第27条第1款之规定以及WTO有关该款适用性的裁决 | 第37-38页 |
三、对加拿大药品专利案专家组裁定的评价及建议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第30条的解释和适用 | 第40-64页 |
一、第30条的翻译及解释方法 | 第41-43页 |
二、第30条的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三、目的和宗旨解释与第30条解释的相关性 | 第44-47页 |
四、第30条若干关键词语的解释和适用 | 第47-62页 |
五、简短评论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几类主要的一般例外及各国实践 | 第64-113页 |
第一节 先用权例外 | 第64-67页 |
一、先用权例外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64-66页 |
二、先用权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 第66-67页 |
三、先用行为的地域和时间限制 | 第67页 |
第二节 实验例外 | 第67-81页 |
一、实验例外的概念和基础 | 第67-68页 |
二、实验使用的分类 | 第68-70页 |
三、判断一项实验行为是否符合实验使用例外的方法 | 第70-72页 |
四、对几种实验使用行为的分析 | 第72-80页 |
五、各国立法与实践 | 第80-81页 |
第三节 伯勒例外 | 第81-90页 |
一、伯勒例外的由来 | 第81-83页 |
二、WTO对伯勒例外的态度 | 第83页 |
三、医药专利的特殊性与伯勒例外的正当性 | 第83-86页 |
四、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86-89页 |
五、各国立法之比较及评论 | 第89-90页 |
第四节 权利穷尽与平行进口 | 第90-106页 |
一、权利穷尽的一般理论 | 第90-99页 |
二、平行进口若干问题 | 第99-106页 |
第五节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106-110页 |
一、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含义 | 第106-107页 |
二、有关专利领域权利禁止滥用原则的TRIPS条款 | 第107-109页 |
三、有关第40条的几点解读 | 第109-110页 |
第六节 其他几类一般例外 | 第110-113页 |
一、临时过境例外 | 第110-111页 |
二、处方准备例外 | 第111页 |
三、非商业目的的使用 | 第111页 |
四、“善意使用”例外 | 第111-113页 |
第四章 TRIPS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我国有关专利一般例外的对策 | 第113-129页 |
第一节 TRIPS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113-120页 |
一、TRIPS协议对发展中国家专利制度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二、TRIPS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 | 第114-120页 |
第七节 中国专利法的两次修改及我国有关专利一般例外的对策 | 第120-129页 |
一、中国专利法的两次修改 | 第120-125页 |
二、我国有关专利一般例外的对策 | 第125-129页 |
结语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后记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