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生命尊严的维护与升华--消费合宜性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9-17页
 一、生命尊严的消费之维及其现代际遇第9-11页
 二、消费问题研究现状及评价第11-13页
 三、本文的创新、方法及思路第13-17页
第一章 合宜与消费合宜性第17-43页
 第一节“合宜”的伦理内涵第17-27页
  一、“宜”—“义”—“礼”第17-20页
  二、西方文化中的“合宜性”思想第20-23页
  三、合宜释义第23-27页
 第二节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消费第27-33页
  一、消费的多重规定性第28-30页
  二、消费生产着人的存在方式第30-33页
 第三节 消费合宜性的价值规定及其历史演变第33-43页
  一、消费合宜性的评判尺度第34-37页
  二、消费合宜性的传统内涵第37-39页
  三、“新”消费观念第39-43页
第二章 消费经济功用的凸显及其道德风险——消费合宜性问题产生的基本制度性架构第43-63页
 第一节 消费经济功用凸显的必然性第43-48页
  一、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第43-45页
  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45-46页
  三、人的生命存在的时代诉求第46-48页
 第二节 资本主义消费精神的流变第48-55页
  一、节俭还是奢侈——资本主义起源的消费精神透析第48-52页
  二、西方资本主义消费精神的现代走向第52-55页
 第三节 消费功用的道德风险第55-63页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逻辑第55-57页
  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道德风险第57-59页
  三、“刺激消费”政策的伦理反思第59-63页
第三章 消费中的主体权能与生态限度——生态难题及其破解:可持续消费第63-83页
 第一节 生态向度下的人的消费第63-69页
  一、自然与自由意志第63-65页
  二、消费权利及其内在规定性第65-68页
  三、现代消费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第68-69页
 第二节 人的主体权利的越位与归位第69-76页
  一、现代生态危机的消费根源第69-72页
  二、自然权利说辩驳第72-74页
  三、人的主体地位及其权利限度第74-76页
 第三节 走向绿色文明的消费第76-83页
  一、尊重自然第76-78页
  二、坚持消费的可持续性第78-80页
  三、绿色消费理念第80-83页
第四章 消费中的个性自由与社会公平——自由难题及其破解:公平消费第83-107页
 第一节 消费行为的个性特征第83-91页
  一、消费是个性自由的表征第83-86页
  二、消费与个体社会身份建构第86-89页
  三、个体自由消费的道德沉思第89-91页
 第二节 个体自由消费的伦理维度第91-98页
  一、公共利益还是群体悲剧第91-93页
  二、消费领域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第93-96页
  三、评价个体消费行为的双重向度第96-98页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中的公平问题第98-107页
  一、公平理念第98-100页
  二、消费差距的合理限度第100-103页
  三、公款消费的道德拷问第103-107页
第五章 消费中的自我欲求与人本根据——人性难题及其破解:人本消费第107-130页
 第一节 消费与自我实现第107-114页
  一、自我的欲望及其裁决第107-110页
  二、适度消费及其伦理规定第110-112页
  三、幸福的实现第112-114页
 第二节 消费的人本意蕴第114-122页
  一、消费的人本理念第115-118页
  二、“以人为本”——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消费价值选择第118-120页
  三、广告下的理性——现代消费的人本指归第120-122页
 第三节 人本消费的价值规范第122-130页
  一、健康消费第123-125页
  二、科学消费第125-126页
  三、文明消费第126-130页
第六章 现代消费美德第130-152页
 第一节 消费主义批判第130-137页
  一、消费主义的兴起与蔓延第131-133页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第133-135页
  三、消费主义的实质与危害第135-137页
 第二节 节俭的现代诠释第137-145页
  一、传统节俭观述评第138-141页
  二、节俭的现实功用第141-143页
  三、节俭的现代内涵及其实现第143-145页
 第三节 基本消费价值观辨析第145-152页
  一、“节俭”与“吝啬”第145-146页
  二、“高贵”与“高消费”第146-147页
  三、“享受”与“享乐主义”第147-148页
  四、“荣誉”与“虚荣”第148-150页
  五、“成功”与“占有”第150-152页
结语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第157-158页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第158-160页
作者简况表第160-161页
指导教师简况表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2中重型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仿真及道路试验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