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结服装设计中“线”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第二章 线的概念 | 第10-14页 |
| ·生活中的线 | 第10-12页 |
| ·自然存在的线 | 第10页 |
| ·人为创造的线 | 第10-11页 |
| ·概念中的线 | 第11-12页 |
| ·艺术设计创作中线的概念 | 第12-13页 |
| ·静态的线 | 第12页 |
| ·动态的线 | 第12-13页 |
| ·编结中的线 | 第13-14页 |
| 第三章 编结服装中的线 | 第14-35页 |
| ·编结服装的定义 | 第14-16页 |
| ·编结服装构成的基础 | 第16-17页 |
| ·编结服装中线的定义 | 第17-18页 |
| ·编结服装中线的形态与分类 | 第18-19页 |
| ·编结服装中的线材料与工具 | 第19-21页 |
| ·线的情感特性 | 第21-24页 |
| ·编结服装中线的造型特性 | 第24-35页 |
| ·线造型的分割性 | 第25页 |
| ·线造型的稳定性 | 第25-26页 |
| ·线造型的抽象性 | 第26页 |
| ·线造型的多样性 | 第26-27页 |
| ·线造型的完形性 | 第27页 |
| ·线造型的通透性 | 第27-28页 |
| ·线造型的移情性 | 第28-29页 |
| ·线的错视觉 | 第29-35页 |
| ·长度错视 | 第30-31页 |
| ·线的交点错视 | 第31页 |
| ·直线的曲面化 | 第31-32页 |
| ·曲线的错视 | 第32页 |
| ·线的动感错视 | 第32页 |
| ·线的角度错视 | 第32-33页 |
| ·线的空间错视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线在现代编结服装中的运用 | 第35-46页 |
| ·线在编结服装中运用的表现形式 | 第35-41页 |
| ·构成形式 | 第35-36页 |
| ·陈列形式 | 第36-37页 |
| ·强化线形式 | 第37页 |
| ·刚线形式 | 第37-38页 |
| ·柔线形式 | 第38页 |
| ·段线形式 | 第38-39页 |
| ·点形式 | 第39页 |
| ·散线形式 | 第39-40页 |
| ·特殊线形式 | 第40页 |
| ·错视线形式 | 第40-41页 |
| ·线在编结服装中运用的表现特性 | 第41-45页 |
| ·体的特性 | 第42页 |
| ·自由特性 | 第42-43页 |
| ·抽象特性 | 第43页 |
| ·空透特性 | 第43-44页 |
| ·情感特性 | 第44页 |
| ·传统特性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设计 | 第46-5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82页 |
| (1) 编结艺术的发展历史 | 第58-61页 |
| (2) 常用编结的分类与分析 | 第6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清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