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本论文的结构介绍 | 第8页 |
1.2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第8-11页 |
1.2.1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1.2.2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3 背景情况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3 实际应用价值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数字视频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 第13-24页 |
2.1 数据压缩技术的起源和图像压缩的基本思想 | 第13-14页 |
2.1.1 数据压缩技术的起源 | 第13页 |
2.1.2 图像压缩的基本思想 | 第13-14页 |
2.2 MPEG压缩格式的原理 | 第14-20页 |
2.2.1 MPEG-2压缩格式的原理 | 第14-16页 |
2.2.2 MPEG-2压缩格式的关键技术 | 第16-20页 |
2.3 MPEG压缩格式标准 | 第20-24页 |
2.3.1 MPEG-1标准 | 第20页 |
2.3.2 MPEG-2标准 | 第20-22页 |
2.3.3 MPEG-4标准 | 第22页 |
2.3.4 MPEG-7标准 | 第22-23页 |
2.3.5 MPEG压缩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数字视频网络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案 | 第24-36页 |
3.1 问题的引入与分析 | 第24-26页 |
3.2 关键技术介绍 | 第26-31页 |
3.2.1 光纤通道(FC) | 第26-27页 |
3.2.2 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 | 第27-28页 |
3.2.3 RAID技术 | 第28-31页 |
3.3 数字视频网络旅设计 | 第31-35页 |
3.3.1 数字视频网络设计基本要求 | 第31页 |
3.3.2 总体方案的理论设计框图 | 第31-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青岛电视台非线性新闻编播制作网的设计和实现 | 第36-72页 |
4.1 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第37页 |
4.2 青岛电视台新闻生产过程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4.3 青岛电视台新闻生产流程图的设计 | 第38-41页 |
4.4 非线性新闻编播制作网的整体实现系统图 | 第41页 |
4.5 系统关键专业视频设备的介绍 | 第41-49页 |
4.5.1 新闻视频素材存储矩阵S2A 6000 | 第42-45页 |
4.5.2 有卡工作站视频解/压缩卡 | 第45-49页 |
4.6 系统关键设备的网路设置 | 第49-70页 |
4.6.1 存储矩阵S2A 6000设置 | 第52-64页 |
4.6.2 文稿服务器设置 | 第64-68页 |
4.6.3 MDC设置 | 第68-70页 |
4.7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青岛电视台非线性新闻编播制作网系统故障分析 | 第72-84页 |
5.1 系统故障表现及定位 | 第72-73页 |
5.1.1 故障表现 | 第72页 |
5.1.2 故障定位 | 第72-73页 |
5.2 系统设备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 第73-77页 |
5.2.1 工作站故障 | 第73页 |
5.2.2 网络故障 | 第73-74页 |
5.2.3 数据库服务器故障 | 第74-75页 |
5.2.4 MDC服务器故障 | 第75-77页 |
5.3 系统数据库故障的解决方案 | 第77-84页 |
5.3.1 数据恢复 | 第77-81页 |
5.3.2 数据库被标为suspect的恢复 | 第81-82页 |
5.3.3 数据库日志管理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