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及新型翅柱复合型散热器的传热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31页
   ·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及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产生及发展第11-18页
     ·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的概念及方法第12-14页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发展过程与面临的问题第14-18页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热分析的研究意义及现状第18-28页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内存在的热问题第18-20页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传热研究的现状第20-2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第28-3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8-29页
     ·研究意义第29-30页
     ·研究方法和路线第30-31页
2 混合封装电力电子集成模块中功率电路的稳态及瞬态传热模型第31-46页
   ·混合封装全桥式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简介第31-32页
   ·功率电路的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第32-36页
     ·热传导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第32-33页
     ·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变分第33-34页
     ·元素类型及相应的形状函数第34-36页
     ·单元刚度矩阵和总刚度矩阵的合成第36页
   ·功率电路的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6-38页
     ·几何模型第36-37页
     ·边界条件第37-38页
   ·功率电路的传热实验第38-40页
     ·IGBT 结温-通态压降的标定第38-39页
     ·热电偶两端的电势差-温差的标定第39页
     ·验证实验装置第39-40页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第40-45页
     ·稳态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第40-41页
     ·功率电路的瞬态热模型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3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内部传热研究及结构优化第46-59页
   ·集成模块的结壳热阻第46-48页
   ·影响结壳热阻的各个因素讨论第48-50页
     ·DBC 尺寸对结壳热阻的影响第48-49页
     ·铜基板的厚度对结壳热阻的影响第49-50页
     ·基板底面散热条件对结壳热阻的影响第50页
   ·芯片之间的相互热影响第50-54页
     ·芯片之间相互热影响的定义第50-51页
     ·影响芯片之间相互热影响的因素分析第51-54页
   ·混合封装IPEM 内功率电路对驱动保护电路的热影响第54-58页
     ·实验装置第55-56页
     ·功率电路对驱动保护电路的热影响分析第56-57页
     ·削弱功率电路对驱动保护电路热影响的措施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功率电路的热应力及热变形第59-66页
   ·热弹性应力、热弹性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第59-62页
     ·热弹性应力和应变的关系第59-60页
     ·有限元离散化第60-61页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61-62页
     ·单元刚度矩阵第62页
     ·单元载荷矩阵第62页
   ·功率电路的热应力及热变形计算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高效翅柱复合型散热器的提出与传热性能研究第66-84页
   ·风冷散热器的研究现状第66-68页
   ·板翅式散热器和翅柱式散热器流道内的流动换热计算第68-74页
     ·板翅式散热器的提出第68-70页
     ·流动换热控制方程和标准k-ε模型第70-71页
     ·计算区域与控制方程的离散第71-73页
     ·边界条件第73-74页
     ·SIMPLE 算法及求解步骤第74页
   ·数值计算结果的实验验证第74-76页
   ·结果分析第76-83页
     ·散热器通道内的流速比较第76-77页
     ·散热器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比较第77-79页
     ·散热器热阻和流动阻力的比较第79页
     ·两种散热器综合性能比较第79-80页
     ·翅柱式散热器与优化板翅式散热器的性能比较第80-81页
     ·翅柱式散热器的应用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6 翅柱复合型散热器通道内的流动测量与钉柱位置优化第84-103页
   ·PIV 技术原理及关键环节第84-88页
     ·PIV 技术基本原理第84-85页
     ·PIV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第85-86页
     ·PIV 技术中的图像处理方法第86页
     ·PIV 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第86-88页
   ·翅柱式散热器的实验模型和测试系统第88-91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91-98页
     ·板翅式散热器流动通道内的测试结果第91-93页
     ·翅柱式散热器模型件的测试结果第93-98页
     ·误差分析第98页
   ·翅柱式散热器的结构优化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7 结论第103-106页
   ·结论第103-104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4-105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体偏压对镁合金表面CrAlTiN膜层沉积速率及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导弹模拟舵机控制实验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