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1.1 论题的缘起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4 研究论题、研究假设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5 叙事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4-18页 |
2 研究概述 | 第18-23页 |
2.1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8页 |
2.2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18-21页 |
2.3 研究角色定位及研究的效度 | 第21-22页 |
2.4 研究中的伦理道德处理 | 第22-23页 |
3 课程开发—王天怡老师的故事 | 第23-58页 |
3.1 故事背景 | 第23-24页 |
3.2 王老师与新德育 | 第24-53页 |
叙事1 “如果我来上” | 第25-31页 |
叙事2 学期计划的诞生 | 第31-33页 |
叙事3 孩子的经验是上课的起点 | 第33-39页 |
叙事4 教案在研讨中完善 | 第39-45页 |
叙事5 谈话式教学 | 第45-51页 |
叙事6 “我是把新德育的做法推广” | 第51-53页 |
3.3 成长自述 | 第53-58页 |
3.3.1 “感触很深刻”的收获 | 第53-55页 |
3.3.2 成长追因 | 第55-58页 |
4 研究结论 | 第58-72页 |
4.1 研究发现 | 第58-62页 |
4.1.1 王天怡老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成长 | 第58-59页 |
4.1.2 课程开发中促进王天怡老师成长的内在因素 | 第59-61页 |
4.1.3 制约王天怡老师成长的因素 | 第61-62页 |
4.2 对于促进王天怡老师成长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 第62-65页 |
4.3 来自本研究的启示 | 第65-72页 |
4.3.1 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启示 | 第65-66页 |
4.3.2 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 第66-67页 |
4.3.3 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 第67-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