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2-13页 |
·集群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13-14页 |
·本文各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集群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相关协议 | 第15-38页 |
·《规范》中的集群管理系统 | 第15-18页 |
·系统结构 | 第15页 |
·集群管理功能 | 第15-16页 |
·集群拓扑收集协议(Group Topology Protocol) | 第16-18页 |
·本集群管理系统中的体系结构 | 第18-22页 |
·本集群管理系统中的角色描述 | 第18-20页 |
·本集群管理系统中的角色切换准则 | 第20-21页 |
·本集群管理系统的总体要求 | 第21-22页 |
·本集群管理协议 ZGMP | 第22-34页 |
·集群管理协议 ZGMP 的基本设计 | 第23-27页 |
·集群管理协议 ZGMP 的报文格式 | 第27-30页 |
·集群访问的实现 | 第30-34页 |
·本集群拓扑发现协议 ZTDP | 第34-35页 |
·本集群拓扑收集协议 ZTCP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一种改进的集群中命令交换机的主备切换方法 | 第38-48页 |
·命令交换机主备切换的意义 | 第38-39页 |
·现行主备切换的优缺点 | 第39-42页 |
·VGRP 协议方式的主备切换 | 第42-47页 |
·VGRP 协议思想和流程 | 第42-44页 |
·VGRP 报文格式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本集群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 | 第48-74页 |
·本实现方案的系统环境及相关知识介绍 | 第48-53页 |
·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VxWorks~[13][14][15][16] | 第48-50页 |
·人机命令 | 第50-51页 |
·宽带接入设备 DSLAM ZX9426 | 第51-53页 |
·本集群管理协议 ZGMP 的具体实现 | 第53-64页 |
·ZGMP 模块的设计思想 | 第53-56页 |
·ZGMP 模块的具体流程 | 第56-64页 |
·ZGMP 模块协议的启动 | 第56-57页 |
·集群的创建 | 第57页 |
·集群管理系统中成员设备的加入 | 第57页 |
·ZGMPRecv Task 流程 | 第57-60页 |
·ZGMP 发送协议报文 | 第60-61页 |
·Telnet 重定向的实现流程 | 第61-63页 |
·SNMP 重定向的实现流程 | 第63-64页 |
·本集群拓扑发现协议 ZTDP 的具体实现 | 第64-68页 |
·ZTDP 模块的设计思想 | 第64-66页 |
·ZTDP 模块的具体流程 | 第66-68页 |
·系统 ZTDP 协议运行 | 第66页 |
·系统 ZTDP 协议停止运行 | 第66-67页 |
·端口 ZTDP 协议使能 | 第67页 |
·发送 ZTDP 报文的处理流程 | 第67页 |
·收到 ZTDP 报文的处理流程 | 第67-68页 |
·收到信息老化刷新消息的处理流程 | 第68页 |
·本集群拓扑收集协议 ZTCP 的具体实现 | 第68-72页 |
·ZTCP 模块的设计思想和流程 | 第68页 |
·网络拓扑算法~[25] | 第68-72页 |
·VGRP 协议的具体实现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本集群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与结果 | 第74-94页 |
·集群管理协议的使能和失能的测试 | 第75-76页 |
·集群的建立和删除的测试 | 第76-79页 |
·集群系统中成员交换机的加入和删除的测试 | 第79-84页 |
·成员交换机的状态测试 | 第84-88页 |
·ZTDP 协议的测试 | 第88-90页 |
·备份交换机的指定和主备切换的测试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