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稀土吸附剂微污染水深度除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第10-14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水中磷的形态及来源第10-11页
     ·磷污染与富营养化第11页
   ·项目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1-12页
     ·项目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2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2-14页
第二章 除磷技术及吸附原理综述第14-34页
   ·物化法除磷第14-16页
     ·化学沉淀法第14-15页
     ·结晶法第15页
     ·离子交换法第15-16页
   ·生物法除磷第16-19页
     ·A~2/O工艺第16页
     ·SBR工艺第16-17页
     ·DEPHANOX工艺第17页
     ·UCT工艺第17页
     ·BCFS工艺第17-18页
     ·A_2N工艺第18-19页
   ·吸附法第19-23页
     ·天然材料及废渣第20页
     ·活性氧化铝及其改性物质第20-22页
     ·其他多孔材料的应用第22页
     ·人工合成吸附剂第22-23页
   ·吸附机理及相关理论第23-25页
     ·吸附法除磷的机理第23-24页
     ·吸附剂载体及改性第24-25页
   ·沸石的特点及应用第25-28页
     ·沸石的性质及结构特点第25-26页
     ·沸石的改性方法第26-27页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第27-28页
   ·稀土性质及应用第28-34页
     ·稀土性质第28页
     ·稀土的应用第28-34页
第三章 粉体稀土吸附剂除磷研究第34-41页
   ·试验设备药品和方法第34页
   ·微污染水静态除磷第34-37页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第34-35页
     ·溶液pH的影响第35-36页
     ·干扰离子的影响第36页
     ·其他有害离子的影响第36-37页
   ·悬浮床水力条件研究第37-40页
     ·不同粒径的沉降性能第37-38页
     ·最小流化速率的确定第38-39页
     ·流速与阻力损失的关系第39页
     ·停留时间与出水浊度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成型稀土吸附剂除磷研究第41-49页
   ·吸附剂成型研究第41-42页
   ·影响因素的考察第42-44页
     ·碱度和盐度的影响第42页
     ·线速与高径比对除磷的影响第42-43页
     ·pH对除磷的影响第43-44页
   ·各种水样除磷效果比较第44-48页
     ·试验的准备第44-45页
     ·去离子水中磷吸附去除第45-46页
     ·模拟水中磷吸附去除第46页
     ·自来水中磷吸附去除第46-47页
     ·污水厂出水深度除磷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稀土吸附剂再生实验研究第49-56页
   ·单因素实验分析第49-51页
     ·pH对再生的影响第49-50页
     ·流速对再生的影响第50-51页
     ·再生液用量的影响第51页
     ·MgCl_2对再生的影响第51页
   ·正交试验分析第51-54页
   ·再生次数的影响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稀土吸附剂除磷机理探讨第56-63页
   ·稀土改性沸石的仪器分析第56-60页
     ·稀土改性沸石的SEM和XRD图谱第56-58页
     ·稀土改性沸石热分析第58-60页
   ·吸附剂除磷的机理探讨第60-61页
   ·吸附剂再生的机理第61-62页
   ·吸附除磷速率控制步骤的初步确定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七章 吸附平衡及动力学模型第63-70页
   ·吸附速率比较第63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3-67页
     ·实验准备第63-64页
     ·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4-67页
   ·试验数据与模型验证第67-68页
   ·影响强度指数B和速率常数K_1的确定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70-72页
   ·结论第70页
   ·建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第80-81页
附录B (标准、药品、设备等)第81-83页
附录C (文中字母符号说明)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场依存型初中生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学化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