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果树病毒病发生危害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果树病毒检测技术 | 第14-18页 |
| ·果树病毒的外观症状诊断法 | 第15页 |
| ·果树病毒的指示植物检测法 | 第15页 |
| ·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果树病毒 | 第15页 |
| ·以病毒外壳蛋白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 第16-18页 |
| ·梨树病毒病的研究 | 第18-20页 |
| ·梨树病毒病的特点 | 第18-19页 |
| ·梨的主要病毒的特性 | 第19页 |
| ·梨病毒病的防治 | 第19-20页 |
| ·果树病毒病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第20-21页 |
| ·继续加强基础调查研究 | 第20页 |
|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毒鉴定和检测 | 第20页 |
| ·加强病毒病防治研究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 ·菌株 | 第23页 |
| ·引物 | 第23页 |
| ·供试试剂及酶类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30页 |
| ·总RNA提取方法 | 第24页 |
| ·总RNA含量、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第24页 |
| ·ACLSV和ASPV的RT-PCR体系的建立 | 第24-25页 |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25-27页 |
|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RT-PCR检测试剂盒 | 第27页 |
|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 第27-29页 |
| ·试剂盒保存期试验 | 第29页 |
| ·试剂盒对随机样品的检测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7页 |
| ·梨组织R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 ·ACLSV和ASPV的RT-PCR检测体系 | 第31-40页 |
|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 | 第31-37页 |
| ·RT-PCR产物的转化、筛选和鉴定 | 第37-38页 |
| ·目的片段的序列分析与比较 | 第38-39页 |
| ·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RT—PCR检测试剂盒 | 第39-40页 |
| ·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 第40-45页 |
| ·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的优化 | 第40-41页 |
| ·RNA点杂交的常规方法 | 第41页 |
| ·库尔勒香梨斑点杂交检测体系的优化 | 第41-44页 |
| ·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核酸点杂交检测试剂盒 | 第44-45页 |
| ·试剂盒保存期试验 | 第45页 |
| ·病毒样品的检测 | 第45-47页 |
| ·RT—PCR检测试剂盒检测病毒样品 | 第45页 |
| ·NASH检测试剂盒检测病毒样品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2页 |
| ·梨树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 第47-48页 |
|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第48页 |
| ·RT-PCR技术检测果树病毒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 第48-49页 |
|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 第49-51页 |
| ·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 ·成功提取了梨树组织的总RNA | 第52页 |
| ·获得了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RT—PCR优化检测体系 | 第52页 |
| ·改进了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核酸杂交检测体系 | 第52页 |
| ·首次组装了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分子检测试剂盒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53页 |
| 第七章 进一步的设想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 附录1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62-64页 |
| 附录2 检测试剂盒试剂组成成分 | 第64-65页 |
| 附录3 RT-PCR试剂盒检测的样品凝胶电泳图 | 第65-67页 |
| 附录4 NASH试剂盒检测样品结果图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70页 |
| 导师评语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