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导论第1-35页
 一、 研究主题与背景第15-22页
 二、 研究意义第22-24页
 三、 概念界定第24-33页
 四、 研究方法与体系第33-35页
第一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第35-62页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融资理论:一般基础第35-46页
  (一) 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35-37页
  (二) 融资的一般过程第37-40页
  (三) 信用在融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40-46页
 二、 西方经济学的融资理论:方法与借鉴第46-51页
  (一) 储蓄论: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内部积累理论第46-47页
  (二) 投资论:凯恩斯主义的储蓄一投资理论第47-48页
  (三) 资本形成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第48-50页
  (四) 金融发展论:西方融资理论的新发展第50-51页
 三、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第51-62页
  (一) MM定理及其相关问题第51-58页
  (二)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启示第58-62页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实证分析第62-83页
 一、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第62-70页
  (一) 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第62-63页
  (二) 英国的中小企业金融结构第63-66页
  (三) 我国台湾省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和特点第66-69页
  (四)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国际比较的启示第69-70页
 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第70-83页
  (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第70-71页
  (二) 我国中小企业负债融资及其结构第71-73页
  (三) 我国中小企业权益融资及其结构第73-75页
  (四) 中小企业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矛盾第75-81页
  (五) 结论与启示第81-83页
第三章 间接融资与中小企业发展第83-111页
 一、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现实与成因第83-90页
  (一)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难在哪里第83-84页
  (二)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难的原因第84-90页
 二、 间接融资仍将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第90-95页
 三、 信用担保机制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第95-111页
  (一) 信用担保机制是化解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重要途径第95-97页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的现状第97-100页
  (三)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运行与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第100-104页
  (四)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与加强风险防范第104-107页
  (五)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前景第107-111页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第111-130页
 一、 国有银行改革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实证分析第111-118页
  (一)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回顾第111-114页
  (二)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四个阶段第114-117页
  (三)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第117-118页
 二、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的原因第118-122页
  (一)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完善第119页
  (二)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第119-121页
  (三) 金融配套体系不完善第121-122页
 三、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支持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第122-130页
  (一)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第122-124页
  (二) 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第124页
  (三) 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部第124-125页
  (四)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第125-128页
  (五)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第128页
  (六) 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方式创新第128-130页
第五章 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第130-147页
 一、 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国际和台湾省的经验第130-134页
 二、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支持第134-139页
  (一)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概况第134-136页
  (二)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作用第136-139页
 三、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第139-142页
  (一) 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减少第139-140页
  (二) 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受到影响第140-141页
  (三) 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期限偏短第141页
  (四) 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第141-142页
 四、 进一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第142-147页
  (一) 高度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第142-143页
  (二) 允许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交易第143页
  (三) 扩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第143-144页
  (四)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第144页
  (五) 健全中小金融机构信贷担保体系第144-145页
  (六)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体制改革第145-147页
第六章 中小企业产权改革与直接融资第147-162页
 一、 我国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第147-151页
 二、 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对直接融资的影响第151-153页
 三、 完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第153-162页
  (一) 进一步完善中小型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第153-158页
  (二) 进一步完善中小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第158-162页
第七章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第162-181页
 一、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第162-166页
  (一)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国外普遍的做法第162-164页
  (二)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164-166页
 二、 创造条件,鼓励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第166-171页
  (一) 中小企业国内上市第166-167页
  (二) 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第167-171页
 三、 中小企业利用场外交易市场第171-173页
 四、 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第173-181页
  (一) 债券融资是企业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73-175页
  (二)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第175-181页
第八章 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第181-201页
 一、 境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第181-186页
  (一) 创业板市场出现的历史背景第181-182页
  (二) 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特征和趋势第182-186页
 二、 设立创业板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第186-189页
  (一) 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性第186页
  (二) 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作用第186-187页
  (三) 创业板市场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第187-188页
  (四) 创业板市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第188-189页
 三、 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问题第189-194页
  (一) 缺乏法律和政策的必要支撑第189-191页
  (二) 创业板市场交易监管制度基础脆弱第191-193页
  (三) 可供上市选择的资源约束第193-194页
 四、 设立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对策建议第194-201页
  (一)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定位第194-196页
  (二) 加强相关的法规体系建设第196-197页
  (三) 建立新型的股票发行制度和上市机制第197-198页
  (四) 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第198-199页
  (五) 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第199页
  (六) 强化中小企业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第199-201页
第九章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第201-217页
 一、 风险投资发展的国际经验第201-204页
 二、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第204-210页
  (一)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第204-206页
  (二)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06-210页
 三、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建议第210-217页
  (一) 把握好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第210-212页
  (二) 完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第212页
  (三)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风险投资机制第212-214页
  (四) 完善风险投资的社会服务体系第214-21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17-221页
后记第221页

论文共2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SiO2包覆硅灰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下一篇:特细砂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