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SiO2包覆硅灰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  论第10-29页
   ·硅灰石填充改性聚合物发展概况第10-11页
   ·聚丙烯及改性概述第11-14页
     ·PP的化学改性第12-13页
     ·PP的物理改性第13-14页
   ·塑料增韧及增韧机理进展第14-19页
     ·橡胶增韧高聚物研究进展第14-17页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高聚物研究进展第17-19页
   ·填料的表面改性第19-23页
     ·改性目的第19-20页
     ·改性方法第20-23页
   ·填料表面改性效果的表征第23-24页
     ·沉降高度法、活化指数第23页
     ·表面接触角、粘度第23-24页
     ·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第24页
   ·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第24-26页
     ·物理吸附或浸润理论第25页
     ·化学键理论第25-26页
     ·束缚层理论第26页
     ·可变形层理论第26页
     ·磨擦结合理论第26页
   ·不同方法硅灰石增强增韧聚丙烯性能比较第26-28页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第28-29页
2 原料、设备及实验方法第29-34页
   ·原料第29页
     ·聚丙烯第29页
     ·硅灰石第29页
     ·铝酸酯偶联剂第29页
     ·助剂第29页
   ·制样设备第29页
     ·双螺杆挤出机第29页
     ·切粒机第29页
     ·塑料注射成型机第29页
   ·PP/硅灰石复合体系样条制备第29-31页
     ·硅灰石填料的纳米包覆第29-30页
     ·硅灰石填料的表面改性第30页
     ·测试样条的制备第30-31页
   ·测试设备及试验条件第31-32页
     ·拉伸、弯曲试验机第31页
     ·冲击试验机第31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32页
     ·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第32页
     ·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第32页
     ·ZBD型白度仪第32页
   ·试样制备工艺第32页
   ·PP/硅灰石复合体系的界面设计第32-33页
   ·PP/硅灰石复合体系界面作用的表征第33-34页
     ·PP/硅灰石复合体系的结晶行为第33页
     ·PP/硅灰石复合体系缺口冲击断口形貌观察第33页
     ·PP/硅灰石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第33-34页
3 硅灰石填料的物理性质及表面改性、纳米包覆研究第34-38页
   ·包覆硅灰石的物理性质第34-38页
4 不同表面特性填料对PP/硅灰石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8-49页
   ·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实验数据的测算及处理第39-40页
   ·对复合体系拉伸性能的影响第40-43页
   ·对复合体系缺口冲击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对复合体系弯曲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弯曲强度第45-46页
     ·弯曲模量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不同界面特性硅灰石/PP填充复合体系的界面效应研究第49-57页
   ·填充复合体系界面理论研究第49-50页
   ·不同表面处理填料与聚合物两相界面行为研究(即PP/硅灰石复合体系冲击断口形貌SEM观察)第50-55页
     ·铝酸酯偶联剂表面改性对硅灰石/PP复合体系界面作用的影响第50-52页
     ·纳米级SiO2小颗粒包覆硅灰石对填充复合体系界面作用的影响第52页
     ·铝酸酯偶联剂表面改性与纳米SiO2包覆共同作用对硅灰石/PP填充复合体系界面作用的影响第52-54页
     ·高温烧结对硅灰石/PP填充复合体系界面作用的影响第54-55页
   ·数学模拟无机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不同界面特性硅灰石/PP填充复合体系结晶行为研究第57-66页
   ·硅灰石/PP填充复合体系的结晶和熔融行为第57-62页
   ·硅灰石/PP填充复合体系的结晶形态研究第62-65页
     ·聚丙烯PP的结晶特点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7 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价格管理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