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一部分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测定 | 第15-33页 |
一、 材料 | 第15-16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6-22页 |
(一) pET23-LDH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16-19页 |
1 、 小量碱法提取质粒DNA | 第16-17页 |
2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7页 |
3 、 质粒酶切、目标DNA片段的回收及连接 | 第17-18页 |
4 、 重组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 第18-19页 |
5 、 LDHpf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第19页 |
(二) pET23-LDH重组蛋白表达 | 第19页 |
1 、 pET23-LDH的诱导表达 | 第19页 |
2 、 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 | 第19页 |
(三) 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19-20页 |
(四) 表达产物的免疫学鉴定 | 第20-22页 |
结果 | 第22-30页 |
一、 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22-23页 |
二、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第23-27页 |
三、 重组质粒的表达 | 第27-28页 |
四、 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28页 |
五、 表达产物免疫学分析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单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第33-41页 |
一、 材料 | 第33-34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一) 抗原选择 | 第34页 |
(二) 动物免疫 | 第34页 |
(三) 细胞融合 | 第34-35页 |
(四)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5页 |
(五)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 第35-36页 |
(六)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第36页 |
(七) 单克隆抗体的Ig类与亚类鉴定 | 第36页 |
(八) 效价测定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一、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37页 |
二、 单克隆抗体的Ig类与亚类鉴定 | 第37页 |
三、 效价测定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部分 免疫胶体金层析法检测LDHp | 第41-51页 |
一、 材料 | 第41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一) 单抗的纯化 | 第41页 |
(二) 胶体金的制备 | 第41-42页 |
(三) 胶体金标记物制备 | 第42页 |
(四) 标记胶体金聚酯膜的制备 | 第42页 |
(五) 单克隆抗体及羊抗鼠IgG的包被 | 第42页 |
(六) 试纸条组装 | 第42页 |
(七) 测试方法 | 第42-44页 |
结果 | 第44-47页 |
一、 饱和硫酸铵法纯化抗体 | 第44-45页 |
二、 GICA反应模式的建立 | 第45页 |
三、 灵敏度实验 | 第45页 |
1 、 最低检测量的测定 | 第45页 |
2 、 疟疾血样的检测 | 第45页 |
四、 特异性实验 | 第45-46页 |
五、 批内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 | 第46页 |
六、 稳定性实验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综述 | 第58-70页 |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