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三)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 | 第15-17页 |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阐释 | 第17-33页 |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 | 第17-21页 |
(二) 高等教育公平 | 第21-25页 |
(三) 高等教育效率 | 第25-28页 |
(四)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28-33页 |
三、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考察 | 第33-48页 |
(一) 关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否均等的考察 | 第33-40页 |
(二) 关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过程是否公平的考察 | 第40-44页 |
(三) 关于受教育者教育结果是否公平的考察 | 第44-48页 |
四、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理性认识 | 第48-54页 |
(一) 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层次性 | 第48-49页 |
(二)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相对的、动态的 | 第49-50页 |
(三) 经济基础:高等教育是否公平的基本根源 | 第50页 |
(四) 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是制度或规则公平 | 第50-51页 |
(五) 高等教育的公平并不否定差别 | 第51-52页 |
(六) 只有发展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 第52-54页 |
五、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 第54-67页 |
(一) 将教育公平思想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 | 第54页 |
(二) 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竞争规则和机制 | 第54-55页 |
(三) 公平配置基础教育资源,以市场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 第55-57页 |
(四) 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并依法治教 | 第57页 |
(五) 建立规范合理的高等学校收费标准,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保障制度 | 第57-59页 |
(六) 政府应严格监督高校的办学行为,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第59-60页 |
(七) 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 第60-61页 |
(八) 建设学习化社会,完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 | 第61页 |
(九) 构建弱势群体高等教育补偿制度 | 第61-62页 |
(十) 逐步推行高等教育“教育券”,建立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制度 | 第62-64页 |
(十一) 发行高等教育彩票,为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筹集资金 | 第64-65页 |
(十二) 把计划生育的国策落到实处,特别是在中国农村的老少边穷地区 | 第65-67页 |
六、对本文的评价及说明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