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7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 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一) 关于权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关于对话理论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关于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教育管理观的演变 | 第17-31页 |
一、 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不同分期 | 第17-19页 |
二、 教育管理效率观 | 第19-24页 |
(一)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 | 第20-21页 |
(二) 法约尔、古利克和厄威克的行政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三)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第22-24页 |
三、 教育管理人本观 | 第24-26页 |
四、 教育管理科学观 | 第26-28页 |
五、 教育管理整合观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教育管理权力观的分析 | 第31-50页 |
一、 权力理念 | 第31-33页 |
二、 教育管理权力的特殊性 | 第33-36页 |
三、 影响教育管理权力观的因素 | 第36-45页 |
(一) 政治与教育管理权力观 | 第37-38页 |
(二) 经济与教育管理权力观 | 第38-40页 |
(三) 文化与教育管理权力观 | 第40-45页 |
四、 现代教育管理权力观的批判 | 第45-50页 |
(一) 多学派观点中的教育管理权力观 | 第45-47页 |
(二) 权力观的批判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走向教育管理“权力-对话”的范式 | 第50-73页 |
一、 教育管理“权力-对话”范式的哲学基础 | 第50-60页 |
(一) 谮越以理性为基础的权力观 | 第50-54页 |
(二) “权力-对话”视域中的对话哲学 | 第54-58页 |
(三) 重建教育管理中的权力场 | 第58-60页 |
二、 教育管理“权力-对话”范式的构建 | 第60-73页 |
(一) 教育管理权力者间的“我-你”对话-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 第61-63页 |
(二) “权力”管理观的解体与“对话”管理观的生成 | 第63-65页 |
(三) 权力关系的制度化 | 第65-68页 |
(四) 构建“平等、互惠”式的教育管理 | 第68-7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3-7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