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2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6-10页 |
·实验研究 | 第7-8页 |
·理论分析 | 第8-9页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的组织 | 第10-12页 |
2 基本理论 | 第12-31页 |
·侵彻类型的确定和侵彻过程分析 | 第12-16页 |
·侵彻类型的确定 | 第12-13页 |
·侵彻过程分析 | 第13-16页 |
·侵彻过程中的基本方程 | 第16-24页 |
·基本假设 | 第16-17页 |
·垂直侵彻过程中弹靶的基本方程 | 第17-21页 |
·斜侵彻过程中弹靶的基本方程 | 第21-24页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4-31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有限元离散 | 第26-31页 |
3 14.5MM钨芯脱壳穿甲弹的数值模拟 | 第31-51页 |
·有限元软件的相关知识 | 第31-35页 |
·MSC.Patran、MSC.Dytran软件介绍 | 第31-32页 |
·显式时间积分法[30] | 第32-35页 |
·钨芯穿甲弹的实际结构及性能简介 | 第35-36页 |
·侵彻模型的简化 | 第36-37页 |
·弹丸结构的简化假设 | 第36页 |
·靶板结构的简化假设 | 第36页 |
·侵彻的几何模型 | 第36-37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弹靶的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37-38页 |
·初始条件的定义 | 第38页 |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38-39页 |
·屈服模型的选择 | 第39页 |
·失效模式的选择 | 第39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9-51页 |
·垂直侵彻弹靶作用过程分析 | 第40-44页 |
·斜侵彻弹靶作用过程分析 | 第44-46页 |
·改变侵彻参数后的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4 对12.7MM双头弹的复杂模型数值模拟 | 第51-59页 |
·12.7MM双头弹的主要用途与技术要求 | 第51-52页 |
·双头弹的几何模型 | 第52页 |
·前弹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弹靶系统的网格划分 | 第53-54页 |
·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定义 | 第54页 |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54-55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55-59页 |
5 结束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