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引言 | 第4页 |
一、 追本溯源 | 第4-8页 |
物质基础 | 第4-5页 |
心理基础 | 第5-7页 |
社会基础 | 第7-8页 |
二、 谐音的分类及特点 | 第8-14页 |
表吉利的谐音 | 第9页 |
表避讳的谐音 | 第9-12页 |
特点 | 第12-14页 |
三、 谐音与语言发展 | 第14-19页 |
改换说法 | 第14页 |
语言的变异与创新 | 第14-16页 |
谐译词 | 第16页 |
网络谐音 | 第16-18页 |
新闻标题中的谐音运用 | 第18-19页 |
四、 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 | 第19-26页 |
谐音承传着民族趋吉避凶的心理 | 第19-21页 |
谐音构成着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 第21-22页 |
负载着言语交际的功能 | 第22-25页 |
发挥着社会发展中的经济作用 | 第25页 |
体现着对语言时尚的追求 | 第25-26页 |
五、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英文摘要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