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盖类零件图作业批改软件若干技术的研究
中英文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前言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作业批改软件的基本信息 | 第11-13页 |
·作业批改软件的批改对象 | 第11页 |
·作业批改软件的答案形式 | 第11-12页 |
·实现作业批改的主要依据 | 第12页 |
·作业批改程序的设计要求 | 第12-13页 |
·开发工具ObjectARX的介绍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作业图预处理 | 第14-28页 |
·作业图预处理模块概述 | 第14页 |
·线宽分类检查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14-19页 |
·关键问题与技术难点分析 | 第15-16页 |
·算法设计与伪代码 | 第16-18页 |
·程序模块说明及流程图 | 第18-19页 |
·剖面线检查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19-21页 |
·关键问题与技术难点分析 | 第19页 |
·算法设计 | 第19-20页 |
·程序模块说明及流程图 | 第20-21页 |
·尺寸标注检查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21-24页 |
·关键问题与技术难点分析 | 第21页 |
·算法设计 | 第21-23页 |
·程序模块说明及流程图 | 第23-24页 |
·重合线检查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24-28页 |
·关键问题与技术难点分析 | 第24页 |
·算法设计与伪代码 | 第24-26页 |
·程序模块说明及流程图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矩形融合与视图识别 | 第28-36页 |
·机械零件图区域划分的实现 | 第28-31页 |
·图形元素的外接矩形的概念 | 第28页 |
·融合运算的定义 | 第28-29页 |
·算法的伪代码实现 | 第29-30页 |
·程序模块说明及流程图 | 第30-31页 |
·机械零件图的视图识别方法研究 | 第31-36页 |
·机械零件图的视图识别概述 | 第31页 |
·三视图的三归宿 | 第31-34页 |
·两视图的三归宿 | 第34页 |
·算法的伪代码实现 | 第34-35页 |
·算法适用性讨论 | 第35页 |
·程序模块说明及流程图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比较数据的采集方法 | 第36-47页 |
·数据采集方法的概述 | 第36-37页 |
·直线扫描线法和圆扫描线法 | 第37-38页 |
·扫描线法的技术支持 | 第37页 |
·扫描线的选择 | 第37-38页 |
·扫描线法的特性和技术难点 | 第38-40页 |
·扫描线法疑难解析 | 第40-46页 |
·方向一致化处理 | 第40-41页 |
·定比较基准点 | 第41-43页 |
·比例一致化处理 | 第43-45页 |
·简化画法的处理 | 第45-46页 |
·本章结束语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图形数据比较 | 第47-61页 |
·比较内容的概述 | 第47页 |
·直接图形元素比较法 | 第47-53页 |
·使用直接图形元素比较法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48页 |
·复合图形的分解 | 第48-49页 |
·分段完成的直线段的拼接合并 | 第49-50页 |
·分段完成的圆弧的拼接合并 | 第50-52页 |
·直接图形元素比较法的优缺点 | 第52-53页 |
·点阵化数据比较法 | 第53-58页 |
·点阵化数据比较法解决简化的方法 | 第53页 |
·图形的几何变换 | 第53-56页 |
·数据比较的一般过程 | 第56-58页 |
·基于结构特征的比较法 | 第58-61页 |
·加强肋的识别方法 | 第58-59页 |
·算法的具体实现 | 第59页 |
·程序模块说明与流程图 | 第59页 |
·特征识别法的总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辅助模块 | 第61-70页 |
·连续显示AutoCAD文件的方法选择 | 第61-66页 |
·连续显示问题的由来与方法 | 第61页 |
·深层克隆机制 | 第61-64页 |
·长事务处理 | 第64-65页 |
·“深层克隆”与“长事务”比较 | 第65-66页 |
·界面介绍 | 第66页 |
·结果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66-70页 |
·结果显示模块的功能分析 | 第66-67页 |
·评分与显示模块的算法描述 | 第67-70页 |
第七章 应用实例与结论 | 第70-76页 |
·系统流程图及其程序运行过程说明 | 第70-72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70页 |
·程序运行过程说明 | 第70-72页 |
·应用实例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