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土壤营养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1.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1.1.1 酸雨对土壤的影响 | 第7-8页 |
1.1.2 土壤酸化与盐基淋溶 | 第8页 |
1.1.3 酸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8页 |
1.1.4 地表水的酸化 | 第8-9页 |
1.1.5 地下水的酸化 | 第9页 |
1.1.6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石家庄市土壤环境分析 | 第11-17页 |
2.1 土壤环境 | 第11-13页 |
2.1.1 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11-12页 |
2.1.2 土壤理化性质 | 第12页 |
2.1.3 土壤营养元素的概况 | 第12-13页 |
2.1.4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情况及现状 | 第13页 |
2.2 氮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过程分析 | 第13-16页 |
2.3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土壤化学动力学分析 | 第17-23页 |
3.1 土壤溶质迁移的基本方程 | 第17-18页 |
3.2 几种土壤溶质迁移模型 | 第18-20页 |
3.3 离子交换反应的机理 | 第20-21页 |
3.4 阴离子的负吸附 | 第21-22页 |
3.5 土壤的缓冲作用机理 | 第22页 |
3.6 小结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石家庄市酸雨规律分析 | 第23-28页 |
4.1 石家庄市能源结构的分析 | 第23页 |
4.2 酸雨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4.3 酸雨主要污染源分析 | 第25-26页 |
4.4 酸雨形成条件 | 第26-27页 |
4.5 酸雨的防治措施 | 第27页 |
4.6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五章 酸雨对石家庄市土壤营养元素淋失的模拟实验 | 第28-41页 |
5.1 酸雨淋溶模拟实验 | 第28-30页 |
5.1.1 模拟酸雨配制 | 第28页 |
5.1.2 模拟实验柱 | 第28页 |
5.1.3 土壤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8-29页 |
5.1.4 模拟实验过程和测定内容 | 第29页 |
5.1.5 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5.2.1 盐基离子淋溶规律 | 第30-33页 |
5.2.2 土壤淋出液pH的变化 | 第33-34页 |
5.2.3 土壤淋出液电导率变化规律 | 第34-35页 |
5.2.4 酸雨对土壤中SO42-的影响 | 第35-37页 |
5.2.5 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淋失规律 | 第37-39页 |
5.2.6 淋溶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条件的等效换算 | 第39-40页 |
5.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六章 土壤营养元素在土壤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 第41-50页 |
6.1 模拟酸雨对土壤氮、磷、钾淋溶实验 | 第41页 |
6.1.1 淋溶液配制 | 第41页 |
6.1.2 模拟实验柱 | 第41页 |
6.1.3 实验过程和测定内容 | 第41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6.2.1 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 第41-43页 |
6.2.2 速效钾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 第43-44页 |
6.2.3 速效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 第44-45页 |
6.2.4 淋出液中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6.2.5 淋出液pH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6.3 硝态氮数据的拟合 | 第47-49页 |
6.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7.1 结论 | 第50-51页 |
7.2 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