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微型计算机论文--各种微型计算机论文--微处理机论文

基于CPLD的单片机结构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第9页
  1.1.2 单片机面临的问题第9-11页
  1.1.3 与CPLD的对比第11页
  1.1.4 CPLD/FPGA的优势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和任务第13-14页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ACEX1K系列器件简介及其开发工具第16-24页
 2.1 器件简介第16-19页
  2.1.1 概述第17-18页
  2.1.2 功能描述第18-19页
 2.2 MAX+PLUSⅡ开发系统第19-23页
  2.2.1 开发系统的特点第19-22页
  2.2.2 MAX+PLUSⅡ软件的流程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VHDL硬件描述语言第24-36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VHDL语言简介第25-29页
  3.2.1 VHDL语言的诞生第25页
  3.2.2 VHDL设计方法的优点第25-27页
  3.2.3 VHDL程序基本结构第27-29页
 3.3 VHDL语言结构体描述方式第29-30页
 3.4 结构体的3种子结构设计方法第30-32页
  3.4.1 采用多进程描述复杂结构体的方法第30-31页
  3.4.2 采用多模块描述复杂结构体的方法第31页
  3.4.3 采用子程序调用的结构体描述法第31-32页
 3.5 VHDL语言设计流程第32-33页
 3.6 课题方案设计第33-35页
 3.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单片机指令系统及结构设计第36-55页
 4.1 单片机指令系统第36-37页
  4.1.1 数据传送指令第36页
  4.1.2 控制转移指令第36-37页
  4.1.3 逻辑运算指令第37页
  4.1.4 算术运算指令第37页
 4.2 CPU结构组成第37-39页
  4.2.1 RISC_CPU的特点第38-39页
  4.2.2 RISC_CPU的结构第39页
 4.3 模块划分及各部件的实现第39-50页
  4.3.1 时钟电路第40-42页
  4.3.2 累加器(ACC第42-43页
  4.3.3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第43-44页
  4.3.4 指令寄存器第44-45页
  4.3.5 状态控制电路第45-48页
  4.3.6 数据控制电路第48页
  4.3.7 程序计数器第48-49页
  4.3.8 地址多路器第49-50页
 4.4 CPU外围电路的设计第50-51页
  4.4.1 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第50-51页
  4.4.2 地址译码电路第51页
 4.5 单片机系统组合第51-53页
  4.5.1 RISC_CPU的组合第52-53页
  4.5.2 单片机系统组合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单片机的操作时序及功能验证第55-60页
 5.1 单片机操作时序第55-56页
  5.1.1 系统复位启动操作第55-56页
  5.1.2 单片机指令时序第56页
 5.2 单片机功能验证第56-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ACEX1K系列208脚器件下载板制作第60-69页
 6.1 引言第60页
 6.2 配置器件简介第60-63页
  6.2.1 EPC2器件功能描述第60-62页
  6.2.2 EPC2器件引脚功能第62-63页
  6.2.3 EPC2器件JTAG口第63页
 6.3 ACEX1K器件引脚功能第63-65页
 6.4 器件连接及工作原理第65-66页
  6.4.1 EPC2与ACEX1K器件连接第65页
  6.4.2 工作原理第65-66页
 6.5 下载板的制作第66-68页
  6.5.1 印刷线路板制作第66-68页
  6.5.2 下载功能验证第68页
 6.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附录第70-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酸雨对土壤营养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供热管网CAD系统与水力优化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