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报复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8-23页 |
1 、 报复机制的历史演进 | 第8-13页 |
(1) 传统报复制度 | 第8-10页 |
(2) GATT之下的报复机制 | 第10-13页 |
2 、 WTO报复机制/普通国际法之报复制度 | 第13-17页 |
(1) 传统报复制度理论 | 第13-15页 |
(2) WTO报复机制/《国家责任草案》报复机制 | 第15-17页 |
3 、 WTO报复机制/美国单边报复机制 | 第17-20页 |
4 、 WTO报复机制/NAFTA报复机制 | 第20-23页 |
二、 WTO报复机制的施用 | 第23-42页 |
1 、 报复机制施用之范围 | 第23-24页 |
2 、 报复机制之目标功能 | 第24-27页 |
3 、 报复措施之施用条件 | 第27-31页 |
4 、 施用报复措施之水平 | 第31-34页 |
(1) “相当”(equivalent)概念之内涵 | 第31-32页 |
(2) 确定“相当”之程序与步骤 | 第32-34页 |
5 、 施用报复措施之形式与原则 | 第34-40页 |
(1) 施用报复之形式 | 第34-36页 |
(2) 施用报复之原则 | 第36-40页 |
6 、 报复措施之授权与终止施用 | 第40-42页 |
(1) 报复措施之授权 | 第40页 |
(2) 报复措施施用之终止 | 第40-42页 |
三、 WTO报复机制实体意义上之评价 | 第42-53页 |
1 、 报复机制的执行效率审查 | 第42-45页 |
(1) 实证分析 | 第42-43页 |
(2) 制度分析 | 第43-45页 |
2 、 报复机制之公正性审查 | 第45-47页 |
(1) 报复机制之施用主体--成员方之间的公正性 | 第45页 |
(2) 公益与私益之间的公正性 | 第45-47页 |
3 、 报复机制之合理性审查 | 第47-48页 |
(1) 报复阻碍了自由贸易,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 第47-48页 |
(2) 报复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 第48页 |
4 、 WTO报复机制之改进 | 第48-53页 |
四、 WTO报复机制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 | 第53-58页 |
1 、 WTO报复机制对我国产生之影响 | 第53-54页 |
2 、 中国之应对策略 | 第54-58页 |
(1) 中国施用报复措施之策略研究 | 第54-56页 |
(2) 中国遭受他国贸易报复时之政策考量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