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凹陷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6-10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内容 | 第6页 |
·采用的技术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6-7页 |
·完成工作 | 第7-9页 |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9-10页 |
2 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 第10-19页 |
·油源对比的一般方法及新进展 | 第10-14页 |
·含油气系统 | 第14-16页 |
·油气藏地球化学 | 第16-19页 |
3 地质概况 | 第19-29页 |
·工区位置 | 第19页 |
·勘探概况 | 第19-21页 |
·构造特征 | 第21-24页 |
·构造演化和沉积特征 | 第24-27页 |
·储层特征 | 第27-29页 |
4 烃源岩评价 | 第29-36页 |
·母质类型 | 第29页 |
·有机质丰度 | 第29-30页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30-31页 |
·烃源岩演化史 | 第31-33页 |
·排烃史 | 第33-34页 |
·烃源岩的分布 | 第34-35页 |
·石炭系烃源岩 | 第35-36页 |
5 油源对比 | 第36-53页 |
·原油的组分特征 | 第36-37页 |
·C_7化合物特征 | 第37页 |
·原油的庚烷值和异庚烷值 | 第37-38页 |
·原油碳同位素 | 第38-40页 |
·饱和烃色谱 | 第40-44页 |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 第44-53页 |
6 吉木萨尔凹陷原油的成因 | 第53-69页 |
·二叠系稠油的成因 | 第53-61页 |
·石炭系轻质油成因 | 第61-65页 |
·平地泉组下段的稀油成因分析 | 第65-69页 |
7 油气运聚与成藏 | 第69-87页 |
·成藏期次 | 第69-71页 |
·有利的运移方向的确定 | 第71-73页 |
·油气聚集原理和本区原油的分布规律 | 第73-80页 |
·稠油与降解沥青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 第80-81页 |
·成藏模式 | 第81-82页 |
·吉木萨尔凹陷成藏条件分析 | 第82-8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