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Ni/MH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Ni/MH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AB_5型稀土系贮氢电极合金 | 第15-16页 |
·非AB_5型稀土系贮氢电极合金 | 第16-17页 |
·AB_2型Laves相贮氢电极合金 | 第17页 |
·AB/A_2B型贮氢电极合金 | 第17-18页 |
·V基固溶体型贮氢电极合金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40页 |
·钛基C14型Laves相贮氢电极合金研究 | 第19-29页 |
·合金的结构特性 | 第19-21页 |
·合金的气态贮氢性能 | 第21-23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23-29页 |
·钒基固溶体型贮氢电极合金研究 | 第29-36页 |
·合金的结构特性 | 第29页 |
·合金的气态贮氢性能 | 第29-31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31-36页 |
·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研究 | 第36-38页 |
·合金的结构特性 | 第36-37页 |
·合金的气态贮氢性能 | 第37-38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38页 |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40-48页 |
·合金成分的设计 | 第40-41页 |
·合金的制备 | 第41页 |
·合金的PCT曲线测试 | 第41-42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2-45页 |
·研究电极的制备 | 第42-43页 |
·电化学测试装置 | 第43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43-45页 |
·仪器分析 | 第45-48页 |
·XRD分析 | 第45-46页 |
·Rietveld全谱拟合分析 | 第46-47页 |
·SEM/EDS分析 | 第47页 |
·XPS分析 | 第47页 |
·AES分析 | 第47页 |
·碱液成份分析 | 第47-48页 |
第四章 Zr替代Ti对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1-x)Zr_xV_(1.6)Mn_(0.32)Cr_(0.48)Ni_(0.6)(x=0.2~0.5)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61页 |
·合金的相结构 | 第48-49页 |
·合金的SEM组织 | 第49-50页 |
·合金的电化学PCT曲线 | 第50-51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51-53页 |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 | 第51-52页 |
·循环稳定性 | 第52-53页 |
·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 | 第53-59页 |
·高倍率放电性能 | 第53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53-54页 |
·线性极化 | 第54-55页 |
·阳极极化 | 第55-56页 |
·合金中氢扩散系数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化学计量比对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_x(x=2~6)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82页 |
·合金的相结构 | 第61-66页 |
·合金的SEM组织 | 第66-68页 |
·合金的气态PCT曲线 | 第68-70页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70-74页 |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 | 第70-71页 |
·放电曲线 | 第71-73页 |
·循环稳定性 | 第73-74页 |
·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 | 第74-80页 |
·高倍率放电性能 | 第74-75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75-76页 |
·线性极化 | 第76-77页 |
·阳极极化 | 第77-78页 |
·合金中氢扩散系数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热处理及快速凝固处理对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2-101页 |
·热处理对(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4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2-92页 |
·热处理对合金相结构的影响 | 第82-84页 |
·热处理对合金SEM组织的影响 | 第84-87页 |
·热处理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7-92页 |
·快速凝固处理对Ti_(0.8)Zr_(0.2)V_(2.4)Mn_(0.48)Cr_(0.72)Ni_(0.9)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2-99页 |
·快速凝固处理对合金相结构的影响 | 第92-93页 |
·快速凝固处理对合金SEM组织的影响 | 第93-94页 |
·快速凝固处理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4-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_(3.5)电化学吸放氢机理研究 | 第101-110页 |
·合金电化学吸氢过程中的相结构和晶胞体积变化 | 第102-106页 |
·合金电化学放氢过程中的相结构和晶胞体积变化 | 第106-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八章 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_x(x=2,4,6)的循环衰退机理研究 | 第110-128页 |
·合金循环稳定性分析 | 第111页 |
·合金循环过程中晶体结构分析 | 第111-114页 |
·合金循环过程中SEM形貌分析 | 第114-116页 |
·合金循环过程中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 | 第116-117页 |
·合金循环过程中表面XPS分析 | 第117-121页 |
·合金循环过程中表面AES分析 | 第121-125页 |
·合金循环过程中碱液成份分析 | 第125页 |
·合金循环衰退机理综合分析 | 第125-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4页 |
·Zr替代Ti对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1-x)Zr_xV_(1.6)Mn_(0.32)Cr_(0.48)Ni_(0.6)(x=0.2~0.5)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化学计量比对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_x(x=2~6)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热处理及快速凝固处理对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_(3.5)电化学吸放氢机理研究 | 第131-132页 |
·钛钒基贮氢电极合金(Ti_(0.8)Zr_(0.2))(V_(0.533)Mn_(0.107)Cr_(0.16)Ni_(0.2))_x(x=2,4,6)的循环衰退机理研究 | 第132页 |
·对将来研究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146-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